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两统一”职责,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导向加强党的建设,紧抓作风和能力两个关键,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业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促进自然资源事业高水平、高质量、高效能。
聚焦政治学习,锻造“自然资源铁军”。政治性是高质量党建的显著特征和鲜明标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通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头作用,创新性开展“自然资源大讲堂”“例会小课堂”等多形式、多载体,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以及《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等重点读物学习,推动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干部学习好领悟好其精神要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保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热情。
聚焦基层基础,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不断强化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在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开展“基础建设三年提升计划”,推动基层建设加强、基础工作扎实、基本能力过硬。持续深化“四强”党支部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按照职能相近、聚焦学用结合将机关在职党支部由2个调整优化为5个;持续打造“自然先锋·皖美淮南”党建品牌,不断丰富“淮舜登”“土地管家”“良田美景”“自然卫士”等子品牌内涵,形成党建引领、多点发力的品牌创建格局,其中“淮舜登”荣获市直机关特色品牌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带群建、带团建,成立了团支部、妇委会和“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巾帼建功队”,初步形成了“1+2+3”的组织格局,即以一个党建为引领,团支部、妇委会两个组织为枢纽,三个队伍为支撑,用党建引领聚合力,迸发群团新活力。
聚焦作风改进,强化“自然资源担当”。近年来,全市自然资源系统扎实开展“改作风、抓落实、促提升”活动和“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紧抓作风成为常态,干部职工担当作为、争先进位成为主流,各项重点工作有序稳步推进。全市现状耕地面积实现“四连增”,获省级奖励资金700万元和考核奖惩基金1293.25万元;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入选全国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中央电视台“大美中国”“绿水青山的中国”等栏目以《昔日工业“伤疤” 如今城市“绿肾”》为题报道了我市春申湖生态修复成效;精准出台要素服务保障“23条”政策措施,S10、S63高速,淮河大桥、淮河干流峡涡段、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建设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得到有力保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自然资源服务”。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积极开展“访企入村”,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党外人士、基层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管理服务对象意见,出台了《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巩固学习教育成果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解决重大发展诉求类、市场主体服务类、民生保障类、政策优化类、跨层级协调类五大类问题,以高质效自然资源要素服务保障推动“三地一区”建设和“五大攻坚行动”。在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务公开区”“党员风采角”,推行“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党员带头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难题。构建“全业务一窗通办、全流程智能导服、全要素电子归档”服务体系,“最多跑一次”事项实现100%覆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连续两年荣获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不动产登记中心获评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单位,一名党员同志获评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个人。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葛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