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舜耕时评 > 乡土智慧与法治创新共绘基层善治新图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乡土智慧与法治创新共绘基层善治新图景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8/6 8:55: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风雪中徒步10公里调解纠纷,用乡音细数邻里互助的温暖往事,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析法明理……在八公山区的田野乡间,“老娘舅”们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温情消融坚冰。15年深耕,48个调解点星罗棋布,98%的纠纷化解率与99%的群众满意度,勾勒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方平安图景。

“老娘舅”何以成为定盘星?答案深植于文化沃土。“娘亲舅大”的乡土伦理赋予调解者天然的道德权威。八公山区敏锐捕捉这一民间智慧,将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纳入“老娘舅”队伍。他们熟稔“宗族脸面”的乡情伦理,更以“公心、热心、耐心”赢得信任,让法与理在乡音俚语中润物无声。从“炸房”威胁的坟地纠纷到纠缠多年的土地矛盾,调解员以情理破冰、以法理定界,使剑拔弩张化作握手言和。这证明了基层善治的密码,在于激活本土文化蕴藏的治理基因。

从“单兵作战”到“多元联动”,治理创新构建起坚实骨架。八公山区推动调解力量从3人试点壮大至70余人全域覆盖,更以机制创新释放乘数效应:“就解大讲堂”培育“情法双通”的调解梯队,专业法律团队提供精准支撑;部门联动平台实现矛盾“一站式”化解。尤其“四措并举”调解法——以法定界、以理明义、以情破冰、以文润心,将《淮南子》“以和为贵”的哲学融入现代治理,使“六尺巷”的谦和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闭环治理”守护长治久安,让平安可感可触。“走访攀亲摸需求、重点问询理脉络、部门对接定方案”的规范流程,将矛盾消弭于萌芽;区、乡镇、村社三级调解网络织密防护网。机制之变带来实效跃升:15年化解纠纷1280余件,重大信访隐患减少76%,三次荣膺全国信访“三无县区”。这揭示基层治理真谛: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闭环体系,方能托举“矛盾不上交”的平安承诺。

当48个调解点成为48个平安坐标,八公山区的实践启示:治理现代化绝非悬于云端,它扎根于乡土伦理的厚土,生长于机制创新的活水,最终在群众舒展的眉头间结出甜蜜果实。“老娘舅”们收获的“比吃蜜还甜”的满足感,正是基层治理最珍贵的勋章。

(张昌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