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机关书记话党建 > 锚定党建“融合赋能”靶心 奏响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强音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锚定党建“融合赋能”靶心 奏响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强音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8/5 8:54:5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司法行政机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市司法局党组紧扣司法行政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创新党建载体,找准融合支点,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升级。

提高政治建设“引领力”,着力推进“思想融合”。坚持党的领导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根本保证,贯彻落实“司法行政讲政治、业务工作重党建”要求,以建设模范政治机关为抓手,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主线,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全方位宣传、多角度阐释、全覆盖培训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以党建重点问题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提升。高标准落实淮南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和“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法治淮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升级,力争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满意度不断提升,以实绩彰显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

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力”,着力推进“组织融合”。始终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持续推进“四强”党支部创建和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提升,确保对标达标常态长效。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通过建立跨部门联合党支部、开展“党建+业务”结对共建、推行党员先锋岗下沉服务等模式,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深入开展“在社会治理攻坚行动中争做模范”活动,组建“淮法同行”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党员投身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助企纾困、社区服务、结对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累计开展共建活动22场次,使基层党支部成为凝聚力量、服务群众法治需求的坚强堡垒。

激发干部队伍“新活力”,着力推进“能力融合”。锻造高素质队伍是核心课题。市司法局通过“跨岗历练、多能培训、实战淬炼”三维发力,推动干部在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行政复议和应诉、法律援助、仲裁、公证等领域实现能力交叉融合。搭建“岗位大练兵”平台,倒逼干部补齐短板。优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近两年来提拔政治过硬、业务突出、勇于创新的干部10人,推动12人职级晋升,完成8人次岗位交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法治素养评价标准,强化法治思维、能力与责任培养,提升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守《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让正气充盈、追求卓越成为司法行政党员干部鲜明标识。

巧用改革创新“驱动力”,着力推进“效果融合”。立足“一个统抓,五大职能”,聚焦市委“五大攻坚行动”重点难点,以法治领域改革为主题,以平安淮南、法治淮南建设为牵引,以健全依法治市机制为抓手,持续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加大“无证明城市”建设力度,统筹“综合查一次”改革,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执法模式。打造“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一站式”服务。扩大“豆娃说法”法治文化品牌影响力,赋予传统调解品牌时代内涵,创立“法援满”党建品牌,推行“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构建“民声呼应”工作体系,将党建成效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效能。

(市司法局党组书记 聂双应)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