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跑3个部门、交多份材料,现在一个窗口、一套材料20多分钟搞定!”企业人员的由衷感慨,道出了我市推行企业用工登记“一件事”改革后最真实的获得感。这份效率的跃升,其背后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以往,企业办理用工登记须在人社、医保、公积金三部门间辗转,材料反复提交,耗时费力。我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理念破局,通过流程再造与系统集成,将10项高频事项有机整合,构建“1+3+N”服务模式——即1个综合窗口统一受理,3个部门协同联办,N项服务无缝集成。改革成效令人瞩目:材料精简60%,跑动减少66%,办理时间从1个工作日锐减至“即来即办”,最快10分钟即可办结。这些数据不仅是效率的注脚,更是政府自我革新决心的刻度。
“一件事”改革绝非简单的“物理整合”,而是以用户思维推动的“化学融合”。其本质在于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以企业群众要办的“一件事”为圆心,倒逼部门协同、流程重塑、服务升级。改革形成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淮南样本”。更令人鼓舞的是,我市已将改革拓展至开办运输企业、职工退休等33个“一件事”场景,累计办理3.03万件,企业群众的跑动次数、办理时间、提交材料均大幅压缩。这证明“一件事”改革具有强大延展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支点。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牛鼻子”工程。从“淮南样本”的生动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的深刻转型。当“一件事”改革从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必将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张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