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舜耕时评 > 一张连心卡 一颗为民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一张连心卡 一颗为民心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7/10 9:08:4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体检出行难、流程烦、无人陪”成为困扰谢家集区平山街道瑞安社区众多老人的“心头难”时,一张精心设计的“党群连心健康卡”悄然递到居民手中。这不仅仅是一张预约卡片,更承载着一份社区与居民的暖心“约定”,是破解民生痛点、提升健康福祉的生动钥匙。

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关键在于能否精准切中“急难愁盼”。瑞安社区推出的这张“健康卡”,其精髓就在于以“真心、细心、暖心”的服务闭环,实现了对老年人健康需求的“贴身化”响应。社区工作者“地毯式”摸排,精准掌握需求;小小卡片在手,一站式预约简化流程;“银发健康专车”点对点接送,化解出行之忧;志愿者化身“贴心管家”,全程陪诊、解读报告、叮嘱事项,消除流程之烦与无人陪伴之困。从“资源对接”到“全程陪诊”,再到“健康追踪”,环环相扣的服务链条,将过去可能分散、繁琐甚至令人却步的体检过程,整合为一条畅通无阻的“温暖通道”。这张卡片,是基层工作者躬身成为老年居民身边“健康守护人”的具象化承诺。

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破局的核心在于能否真正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将服务的“颗粒度”做到极致。“健康卡”的实践启示我们:服务的温度与力度,不在于口号有多响,而在于能否沉下身去,倾听最细微的呼声,解决最具体的难题。它从老人最实际的“体检三难”出发,将看似复杂的公共服务转化为可感知、易操作的贴心行动。社区将群众的健康诉求精准纳入“民生实事清单”,以“需求收集—资源整合—服务落地”的闭环机制,实现了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的无缝对接。这种“嵌入式”的服务,正是用基层工作者服务的“加法”,换取了老年群体办事的“减法”,最终收获了民心凝聚的“乘法”。

这张“党群连心健康卡”,虽体积小,却承载着健康大民生。它生动映照着淮南基层治理创新的温度与智慧,体现了“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普惠群众”的创新路径——社区党组织主动作为,链接体检中心专业资源,动员志愿者力量,形成了多方协同的服务生态。其本质是基层治理角色的重塑: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从“坐等上门”转变为“主动送暖”。当基层工作者开始用老人的视角看问题,用家人的逻辑做服务,民生的改善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小卡片虽轻,承载的却是沉甸甸的为民情怀。它深刻诠释:唯有将心比心,以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破题民生之难,将服务嵌入生活细微之处,才能真正让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最美零距离”。

(张昌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