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讲述二十四节气故事征文(第二季) > 芒种夏章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芒种夏章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6/9 8:50:2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芒种至,江淮大地的绿意正在褪去青涩的外衣。

《淮南子》载:“阳气在上,阴气在下,阴阳相薄,谓之交”。芒种时节,江淮平原的气韵精致地体现到了空中,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生活、有情趣且乐于细心观察的人,明显可以感觉得到空中流动着独特的节奏。麦熟一晌,豆种争时,在这个节气的掌纹里,似乎隐藏着一种农事的密语。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巍巍八公山间苍翠葱茏的松林,晨霭中便飘散着新麦的清香。虽然时下农田里早已是现代化收割机一统天下的情景,但这时节的山脚下,将一辈子情缘都凝结于农事,坚强地固守着一畦一垄的村庄里的老农人,腰间的镰刀已磨得雪亮,他们喜欢在麦田中以手中挥舞锃亮的镰这种最朴素的仪式感迎接此一节令,于是在淮夷故地,芒种的密码被重新解读,赋予古老节令隆重而神圣的意思表达,麦芒如金针挑开夏的帷幕,农人与土地的对话在田畴间徐徐展开。   

在芒种时分,聆听淮夷麦田泛起金色的涛声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快乐抑或惬意。淮河冲积平原上,让人放眼望不到边际的300余万亩麦田正以波浪形式尽情呈现着大地的呼吸。麦芒在晨光中闪烁着银色的锋芒,仿佛能划破初夏的清凉。这是淮南独特的丰收景色——麦浪翻滚处,似彰显《楚辞》韵律在麦穗间流淌。那些早熟的麦田,金色麦芒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这里的农人明白,芒种的时光比金子还珍贵。收割机的轰鸣声在田野间回荡,而穿着汗衫的长者仍坚持用镰刀收割麦子,从他们的角度看,只有这样收割的麦子才保留了土地原始本真的气息。

石榴花在芒种的风中嫣然红润。老城老街的青石板路两旁,石榴树已然挂满红灯笼。这些石榴树兴许是明清遗韵,树皮粗糙而褶皱,却依旧枝繁叶茂。榴花的红,在粼粼的阳光下闪着光,热烈深沉。清晨的露水在榴花上凝结成晶莹的珍珠,花瓣带着水珠的重量轻轻颤动。石榴花绽放,是淮南夏初独有的浪漫。无论是在上窑山还是八公山上,它们静静地开放,无须招摇,却能瞬间点亮整个季节。

淮河在芒种时分也徐徐展开了它长长大大的臂弯。阳光洒在水面上,金光点点,波光粼粼。淮河的波澜承载着这片土地沧桑历史的厚重,它的柔柔水声中依然回荡着楚歌的韵律。渔舟唱晚依稀呈现在夕阳下的水面,高塘湖、瓦埠湖边渔人撒网的姿势宛如舞蹈,水花轻溅,鱼儿跃起。湖畔的芦苇随风摇曳,沙沙声响。水鸟在芦苇丛中穿梭,偶尔发出清脆鸣叫。此时淮河上的水汽氤氲升腾起缥缈薄淡的雾,与田间杳杳的麦香交织混融,构成淮南独有的夏日气息。

如果有闲,可深入到大山里的民宿小住,在静心安逸中体会山水田园的乐趣。八公山在芒种的朝霞里披上翠绿的霓裳。山间雾气缭绕,似有仙气升腾。山林间,松涛阵阵,鸟鸣声声。阳光透过树梢,洒下一片斑驳陆离,光影交错,如同大自然的画笔在山间作画。泉流在岩间欢腾跳跃,清脆叮咚。溪水潺潺,载着山林气息,流向远方。绿意盎然、山峦起伏的八公山,真真是淮南人夏日纳凉胜地。

芒种的农田,农事如诗。淮河两岸的人们历来有勤劳的好传统。清晨,农人就开始劳作于田间。他们将成熟的庄稼收割归仓,将豆种播入土地。这是淮南人与土地达成的某种心灵默契,也是他们在节气律动中找到的节奏。日头渐高,田间温度上升。农人擦去额头汗水,仍劳作不歇,田间移动的身影俨然是一幅生动的稼穑图。而这幅图景,没有华丽辞藻,却有着最质朴的力量。

芒种里的淮南,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麦浪、榴花、淮河、山峦,这些自然元素在芒种时节交织勾勒出一幅绚丽的画面。而农人的劳作,则为这画面增添了生命的韵律。这里的风物,带着历史的温度,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芒种,于淮南而言,是对自然的敬畏,是对土地的热爱,也是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进取。它提醒着人们,岁月如歌,在节气流转中,感受大地馈赠,领悟生命真谛,寄予生活期冀。

(程晋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