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乡村振兴在行动 > 深挖资源优势 打响产业品牌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深挖资源优势 打响产业品牌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6/6 10:10:2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田家庵区史院乡培育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要培育出好的甜瓜,种植方面除了要有好的生产技术以外,还要有好的品种,不断引进新品种不断升级。像这次夺得大奖的甜瓜,就是博洋65品种优选出来的。5月上中旬刚上市时,可卖到8块钱一斤。”6月2日,在第三届史院甜瓜节暨甜瓜种植能手评选大赛上,夺得大赛第一名的维强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奎珍介绍。

据悉,今年,维强家庭农场种植有30亩地的甜瓜,受春节前后冰雪天气影响大棚受损,育苗有所延后,今年甜瓜比往年上市推迟有10天左右时间。优异的品质让维强家庭农场的甜瓜颇受欢迎,七八百斤展销的甜瓜很快就销售一空。

甜瓜飘香惹人醉,硕果累累丰收忙。6月2日,第三届史院甜瓜节暨甜瓜种植能手评选大赛在红池广场举行,吸引了25家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参加。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溜长条桌上,按编号摆放了一盘盘的甜瓜,来自市农技推广中心、市农科院及田区农业部门等专家逐一进行品尝,并测定含糖量,最终根据各项指标进行打分决出名次。“好的甜瓜要瓜型美观,尝起来香、甜、酥、脆。除外观、口感等指标作为基本分外,还要从规模化种植、注册‘三品一标’、无公害基地认证、有品牌包装等项作为附加分,以保障甜瓜的生产过程有记录,生产品牌有注册。”评选专家表示。

“此次活动就是要以甜瓜为媒、以节庆会友,搭开放平台,展史院风采,让更多的朋友走进史院,了解史院,推介史院。”史院乡负责人介绍,史院乡是农业乡镇,草莓、芡实、红薯等特色农产品久负盛名,甜瓜更是声名远扬。优良的生态、充足的光照,独特的气候和优质的土壤,赋予了史院甜瓜皮薄肉厚、细腻多汁、口感松脆、含糖度高的独特品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及周边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史院乡大力推行“远教+基地+农户”的学用模式,发展示范基地,突出产业带动,打造甜瓜节品牌,全乡甜瓜种植规模已突破5000亩,从事种植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已有40家,产出达1.5亿元,成为该乡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也为辖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为推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史院乡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在尹祠村开展整村托管先行试点,并成立中海农科服务中心(史院站),荣获全市农业生产大托管先进乡镇,邵庄村被评为全市农业生产大托管先进村集体。同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各村立足村情,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群众增收。如该乡瓦杨村因地制宜发展红薯种植产业,探索构建“党支部+合作社+特色产业+农户”发展模式,引进专业种植大户,流转土地650余亩,年均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0余万元。2023年,该乡9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412万余元,村级集体经济强村6个,其中瓦杨村集体经营收入达108万余元。

“今年,我们将持续支持和鼓励草莓、甜瓜等特色种植及水蛭、大闸蟹等特色养殖,着力抓好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做实‘三头三尾’增值文章,做强史院甜瓜、草莓、红薯等绿色优质‘土特产’品牌,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史院乡负责人表示。(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吴喆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