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网格化治理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淮南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网格化治理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淮南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2/23 10:27:2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千万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以免上当受骗。”田家庵区舜耕街道玺园社区网格员王倩,在日常巡访时发现李奶奶正在与一名陌生人通话,对方称因退休金认证反复要求李奶奶提供个人信息。王倩听了对方讲述后,意识到李奶奶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随后,王倩结合典型案例,向李奶奶再次普及了反电诈知识。这是我市做深做实网格化管理服务,用心守护群众安宁的一个缩影。

2022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网格化+网络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推动了平安淮南建设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优化网格治理

我市将党的组织、责任、力量落到网格,结合“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巩固提升“支部建在小区(网格)上”专项行动成果,全市住宅小区“划片打捆”为707个片区,成立894个网格(小区)党组织,实现全覆盖;组建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651个,组建率由2022年初不足20%提升至目前的92.1%。注重发挥网格(小区)党支部作用,推动党员网格员进入网格(小区)党组织,指导以街道为单位统一制定居民议事会、三方议事会、小区评议会等制度,推动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模式。

“我们辖区两户居民因噪音问题常年拌嘴,一度到了要动手的地步。我们将这一情况上报街道,八公山公安分局组织‘老警工作队’参与调解,很快消除了两家的积怨。”八公山区建东社区网格员刘晓玥介绍说,以往面对一些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基层网格员们常常束手无策,“警网融合”工作实施以来,区、街道组织“老警警务”“老娘舅”“邻里帮帮团”等专业力量下沉社区,与网格员共商联调,有力促进了疑难矛盾纠纷解决。

改革创新,打造“警网融合+”治理新模式

市委、市政府把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作为“社会治理攻坚行动”的主项目予以推进,“网格化+网络化”体系成效初显。“网格化+网络化”工作模式被写入《平安中国》年鉴,有关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改革创新,打破壁垒、优化机制,在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治东社区率先开展“警网融合”基层治理工作,深化“资源在网格内整合、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服务在网格内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网格“小切口”托起城区“大平安”。经过一年多试点,“警网融合+”基层治理工作在全市全面铺开。此外,全面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深化“E治理”平台应用,借助1.2万个网格微信群,推动政策宣传、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信息第一时间入网入格入户。2023年以来,全市网格员更新、完善基础信息73万条,开展各类宣传50万余次,排查隐患问题5.96万个,走访各类重点群体人员2.74万次。 “要把下网格、进家庭、访民情、解民忧作为我们的必修课,只要用心用情去干,没有干不好的。”田家庵区龙泉街道洞泉社区第三网格员江艳走访时,发现一楼住户与二楼居民发生口角,主要原因系房顶漏水。她积极协助,数十次召集双方面谈调解,终于解开双方心结。

践行“枫桥经验”,打造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新机制

我市建立“网格+调解”模式,充分发挥城乡社区网格“前哨”作用,推动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网格化体系有效衔接。城市社区全面推行网格员专职化,依托全市5000余名网格员,通过线下入户走访和线上网格微信群收集等方式,对各类矛盾问题第一时间“接单”并及时上报,有力地提升了矛盾纠纷排查发现工作质效。网格指导员、网格长协调乡镇(街道)、村(社区)矛调中心及时介入,第一时间开展化解工作。全面推动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三官一律”“进网格”,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基层矛盾纠纷法治化化解。2023年以来,全市网格员共摸排矛盾纠纷10205件,较好地实现了“微小矛盾早发现,源头化解在格内”。(记者 刘银昌 实习生 张 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