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乡村振兴在行动 > 乡村振兴正有为 美好乡村入画来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乡村振兴正有为 美好乡村入画来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10/10 12:03:4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风和日丽,稻谷飘香。金秋十月,江淮大地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醉人的稻花香。

10月8日下午,记者慕名来到寿县安丰镇甲贝村走访,站在田间地头,望着眼前沉甸甸的稻穗,年过七旬的村民张家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土地大托管后,种粮食收粮食都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我们老百姓现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

“在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们村积极推进以‘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为主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同时协调生产要素、社会化服务‘跟进’,引入保险‘托底’,杜绝了土地大面积抛荒现象,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甲贝村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截至目前,全村已实现土地托管4095.86亩,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5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与驻村工作队共同努力,继续推进土地大托管,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种高产粮,种优质粮,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驻村工作队积极引导我们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去年,在他们的支持下,我试种了两个大棚的西瓜和酥瓜,增收达到2万元左右。”采访中,谈到生产生活变化,张家现喜不自禁:“去年驻村工作队还在我们村实施了甜薯种植项目试点建设,亩产达到4000斤,村里的干部告诉我,甜薯种植为我们村集体增收了有1万元呢。”

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在甲贝村走访,空气中一缕缕若有若无的稻花香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乡村道路实现村村通、组组通,自来水安装实现全覆盖,2017年我们甲贝村就荣获了‘全省美丽乡村’称号。”甲贝村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驻村工作队为我们村积极争取资金,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改造灌溉渠1030米,修建后楼组组内道路500米,修建前楼村民组组内路780米,全村危房改造5户。同时帮助我们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改造臭水沟870米,修建污水管网500米,改造卫生厕所116户,积极推进家庭院落‘四净两规范’治理目标,极大地改善了全村村容村貌,有力推进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如今的甲贝村可谓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甲贝村乡村振兴基地项目是我村积极争取的政府衔接资金项目,是我村实施的最大发展项目,也是我村今后村集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项目去年七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并完成了项目招租工作,每年将为我们村集体增加收入20余万元左右。”站在甲贝村乡村振兴基地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淮南建发集团驻甲贝村工作队负责人信心满满:“为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把产业振兴摆在重要位置,下一步我们驻村工作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农业‘大托管’为抓手,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提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种养殖户适度规模化发展,鼓励有能力的致富带头人开展农产品初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鼓励黄桃种植户和农业生态园合作经营,优势互补,积极打造休闲、观光、垂钓、采摘、娱乐产业园。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搞活商贸公司,扩大营销范围,积极与农管家、农业科研院校合作,经营农药化肥种子,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等。不断搭建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记者 苏 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