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楚文化大家谈 > 研究淮南的“楚文化”须扩展时空、提炼精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研究淮南的“楚文化”须扩展时空、提炼精神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8/29 10:09: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随着近些年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楚文化的历史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淮南市把楚文化定位为城市文化符号,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我斗胆说一句,目前的诸多楚文化特征较明显的城市中,深入挖掘出属于自身城市内核特征的其实不多。我以为,淮南在这方面有文章可做。

楚国从兴起到全盛再到灭国,随着势力范围的变迁,其影响涉及到包括今江苏、安徽、河南以南的小半个中国。由此也带来了楚文化呈现出的不同的特征,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过西楚、东楚、南楚的“三楚”的论述。西楚是发源地和兴盛地,南楚是影响已及但尚未开发之地,而东楚则是其主动出击的拓展地和最后拒绝灭亡的抗争地。被司马迁放在“南楚”的寿春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既是西楚东移的重心区域,也是东楚、南楚和中原地区的枢纽,所接受的影响和自己的沉淀,构成了淮南楚文化的独特的特征。所以,研究淮南的“楚文化”,我觉得必须扩大空间,拉长时间,提炼精神。

淮南在楚国势力到来之前,是淮夷的地盘,境内有州来、舒蓼等方国。淮夷人擅长农业、治水,州来就是以种植麦为生计,舒蓼也是以种植药草著称,这也是楚扩张至此后在这儿经营的基础,由此也在融合后诞生了闻名世界的芍陂工程。而颍水、汝水和三条淝水的沟通中原和东南吴、越的交通优势,事实上成了沟通江、淮、河、济这“四渎”的枢纽。尤其是战国时期,随着楚国在以淮南为中心的东楚的重点经营,淮南成了一个受楚文化影响明显、又同西楚的“内敛”性有明显区别的“外向”特征——重农亦重商,重实际也重眼界。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乍一看很奇怪的现象:西楚的士以屈原为代表,一心守着楚国,少有中原地区的“异国出仕”;东楚的士,则既有“客仕”秦国、为秦的强大、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李斯、甘氏父子,也有坚决同秦抗争的春申君、项燕、范增等人。

但仔细分析,这一点也不奇怪。坚定了信仰的东楚人(包括被司马迁分在“南楚”的淮南人),都在为自己的信仰努力奋斗者,矢志不渝!这其中,发生在淮南的持续数十年的反抗暴秦的斗争可歌可泣!郢都陷落时的惨烈和屈原自沉汨罗的人格激发,让以寿春为中心的楚国君臣,像考烈王和春申君黄歇、昌平君和项燕等,前赴后继,英勇壮烈,铸就了楚人反抗的血性,且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抗暴誓言在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陈胜、吴广起义,打出的是“张楚”(意即“张大楚国”)旗号;项梁、项羽叔侄继起,建立的是“西楚”;据说是屈原堂弟屈斗弟子、在寿春被攻破后隐居家乡居巢练兵的范增,听到项梁起兵,不顾年过七十,千里迢迢去投奔,为楚复仇……

有眼界、有血性之外,农、商并重,也造就了淮南为中心的东楚人重义、重廉、轻利的特点。在国家遭受强秦逼迫的危急时刻,春申君把自己经营成熟的寿春城和封邑淮北十二县,毫不犹豫地奉献了出来。个人私利让位大义,让“廉洁”在这块土地深深扎根,影响后代,无论是“土著”还是“过客”。春申君之前,有清风惠政却“粝饼菜甍”,持廉至死,留下“优孟衣冠”典故的楚令尹孙叔敖;春申君之后,有上任时乘牛车来,离任留牛犊去,不肯带走“一片云彩”,留下了“时苗留犊”美传的东汉人时苗;有把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当作家风传承,父子二人皆以清廉著称于世的魏晋时的胡质、胡威父子;有身为大将,却俭朴到吴主孙权骤至其家时,见其“母疏帐缥被,妻妾布裙”,因而感叹不已的蒋钦……

所以,对淮南的“楚文化”的研究,要抓住它真正“独有”的特性,全面、深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如此才能让“楚文化”成为也曾做过“郢都”的淮南的一面金字招牌,才能在淮南旅游文化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许从长)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