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制造、不强市!今年上半年,我市制造业投资增长72.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1.1个百分点;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21.7%,全省排名较一季度前移5位——制造业投资强势上扬 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7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淮南高新区新建标准化厂房全景。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标准化厂房作为制造业项目落地的重要载体,打造中小制造业企业落地的坚实平台。(记者 倪 军 摄)
作为老工业城市,淮南靠制造业起家,也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
展读淮南经济“半年报”,制造业投资的优异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制造业投资增长72.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1.1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制造业投资的表现尤其坚挺,增长21.7%,全省排名较一季度前移5位,是16市中二季度实现增长的仅有的三个城市之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对淮南来说,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根基所在。可以说,制造业是淮南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制造业发展决定着淮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今日的制造业投资,是明日的制造业发展,是淮南稳投资、稳工业、稳发展的底气所在、动力所在。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码”制造业投资,实施签约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项目信息动态跟踪机制,不断推动项目开工、纳统、竣工、投产。据市经信局介绍,我市制造业在库项目374个、总投资788.7亿元,其中今年新入库制造业项目169个、总投资381.3亿元。
引进一个高质量项目,推进一份有效投资,也推动着产业集群发展、产业结构转型。
走进位于凤台凤凰湖开发区电子智造产业园区的安徽坤泰车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现场,矗立着两栋工业标准化厂房,9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建成,DHT项目的产线设备6月份开始进场,现正进行分装线、总装线和测试线设备调试,产线建设目标9月份完成首台产品下线,10月份开始产能提升爬坡,实现小批量投产。项目总投资36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批量投产后,具备年产20万台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产能。
再看实现“招大引强”新突破的国晟(凤台)异质结双碳产业园项目。大暑时节,建设现场一片忙碌,串焊机、层前传输线、装框线、测试线等生产设备及自动化系统、MES系统正在安装,一台台崭新的机器人煞是耀眼,工程师正在进行调试,一期可年产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组件。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6亿元,分两期建设,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预计可实现产值270亿元、税收9亿元。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国晟(凤台)异质结双碳产业园9个项目开工建设,建成以后,将实现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全链条贯通。”
“大项目”发挥“大作用”,大项目的引领、支撑作用更为明显。从今年新开工制造业投资数据看,国晟(凤台)异质结双碳产业园、坤泰车辆等大项目成为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主引擎”。
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接下来,我市将围绕在库制造业项目,紧扣时间节点、深化项目服务、加快项目推进,全面营造大抓制造业、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良好氛围。
抓精准服务促投资。开启“政策快递服务”,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准确吃透政策、精准用好用足政策。市经信局为淮南高新区和达因汽车等4家企业争取省级数字化转型资金3103.3万元。
抓要素保障促投资。坚持为企业搭建常态化政银企对接平台,每月召开一场制造业政银企对接会。今年上半年,共召开6期市级和2期县级对接会,为82户制造业企业解决融资需求68.725亿元,其中为中安联合等重点企业提供30亿元中长期项目贷,金融助“实”赋“制”功能逐步显现。
做实项目“硬支撑”,才能保障投资“驾辕之马”蹄疾步稳。我市强化制造业项目攻坚,分秒必争推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让大项目好项目加速推进、加快成长,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航天锂电50Gwh锂电池、中环中清光伏装备制造、国晟异质结双碳产业园、太蓝新能源固态锂电池、开沃新能源汽车、明然新能源汽车三合一电驱等72个制造业项目全速推进;
中环中清三四期、德力年产10万辆新能源专用车、新桥湘商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100个以上制造业项目年底前开工;
坤泰集成式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DHT)、合众汽车、英众科技产业园、宏泰钢铁年产60万吨铁基新材料、新南港汽车气囊布与OPW囊袋制造、山河药辅新型药用辅料系列生产基地一期、拓普汽车新建年产30万套轻量化底盘和年产65万套汽车内饰功能件等100个以上制造业项目年底前建成。
制造业项目大干快上,必将带动制造业投资稳健增长。
制造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压舱石、是加快转型升级的助推器。2022年4月,我市出台《制造业扩量提质增效“1525”行动计划》,确立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的发展目标。今年5月,《淮南市实施“1234”数字赋能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案(2023-2025年)》出台,为制造强市建设进一步明路径、强保障、添动能。
筑巢引凤搭平台,招商引资活水来。我市坚持把标准化厂房作为制造业项目落地的重要载体,建立定期观摩调度机制,推动边规划边招商、边建设边招商、边运营边招商。截至今年5月,全市在建标准化厂房384万平方米,已建成336万平方米,已使用213.6万平方米,推动形成谋划一批、建设一批、招商一批、落地一批的良性循环,打造中小制造业企业落地的坚实平台。
以“制造业投资之稳”保“制造业发展之进”,淮南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大有作为。(记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