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楚文化大家谈 > “李崇断子”对中外戏剧文化的影响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李崇断子”对中外戏剧文化的影响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7/18 11:28: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李崇(455-525),北魏名臣,历经高祖孝文帝、世宗宣武帝、肃宗孝明帝三朝,历治八州,五拜都督将军,曾作为北魏扬州刺史长期驻守寿春。

李崇不仅是政绩显赫、战功卓著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明镜高悬、断狱精审的侦破家。他在驻守寿春期间,就曾审理一桩“二父争子”案,《魏书》、《北史》、《颜氏家训》对此均有记载。

《魏书·李崇传》记载:寿春县人苟泰有个儿子,年方三岁时丢失,后来看见在赵奉伯家中。苟、赵二人各说这是自己的儿子,都有邻人为证,郡、县官吏无法断决,报到州里。李崇把两个父亲与儿子分开关押。几天后,突然派小吏对两个父亲说:“孩子已经暴死,你们可以出去办丧事了。”苟泰听了,悲痛得不能自制,赵奉伯听了,只是唉声叹气,毫无悲痛之意。李崇便把孩子还给苟泰,追查赵奉伯行诈的情况。赵奉伯招供,说自己的孩子早先死了,所以冒认孩子。

与“李崇断子”案相类似的还有“黄霸断子”案,该故事最早记述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里,叙述的故事为:西汉时颍川一个富庶人家妯娌二人争儿,丞相黄霸命一卒抱儿,距两妇各十余步,让两妇自往取儿。长妇用力拉扯,弟妇恐伤亲儿,任长妇拉去。黄霸以此把儿判给弟妇。判案的黄霸当时是汉宣帝时的丞相。

对比两个案件,只是审理对象“二父”与“二母”之别,本质上是一致的:李崇、黄霸审理案件运用的都是“谋阴成阳术”,表面上是让人争夺儿子,实际上是试探哪个对儿子有真情,从而审清疑案,事虽在此,而意却在彼。

元代杂剧作家李潜夫受到上述这类题材故事的启发,创作出了元杂剧 《灰阑记》,正名为《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全剧叙述一桩公案:富翁马均卿娶妾张海棠,生有一子。马妻与州衙的赵令史有奸,合谋毒死亲夫,反诬海棠,并诈称海棠所生的儿子是她的儿子,以图取得财产继承权。海棠被判死罪。后经开封府尹包拯推详案情,亲自审问,用石灰在小儿周围画个灰阑,令马妻和海棠各执一手,谁能把孩子拽出来,就是他的生母。海棠惟恐伤害儿子,不肯用力;马妻却使劲拉扯,将他拽了出来。包拯由此严惩了马妻和赵令史,让张海棠母子团圆。

作为元杂剧中一部颇有影响力的作品,《灰阑记》的题材来源,说法众多,有人甚至认为它是受外国宗教故事影响而成的。但基于作者李潜夫是一位居住乡野的隐士,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浸润,比较可靠的观点:其一来源于《魏书》等史料的“李崇断子”案,就是所谓的“二父争子”说;其二来源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的“黄霸断子”案,就是所谓的“二母争子”说。

如果要说“李崇断子”案、“黄霸断子”案与《灰阑记》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灰阑记》扩充了内容,包拯在审理案件中设置了一道“灰阑”,使得戏剧冲突更加紧张激烈,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有个性。但是基本情节、故事题旨都没有改变,包拯也是运用“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神明之术审理案件,尤其是依据爱子之心辨明真伪这一核心因素,正所谓“决狱断狱,颇得情理,足为吏治之助”(近代戏曲史家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卷二)。中国当代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赵景深指出“到了元朝,黄霸就变成包公了”,此语充分肯定了元曲《灰阑记》对《风俗通义》中黄霸断子故事的传承。

李潜夫在继承传统文本基础上,创作出元杂剧的经典力作《灰阑记》,成为中国古代戏剧中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被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灰阑记》诞生不久就传入日本,之后又传入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灰阑记》,欧洲各国人民最初领略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戏剧艺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中叶,伟大的德国戏剧家、著名导演布莱希特又根据李潜夫的《灰阑记》改编创作出了《高加索灰阑记》一剧,用现代艺术手法重新诠释了这一古代名作,使之在现代世界戏剧舞台上再放光辉,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一大盛事。布莱希特在谈到《高加索灰阑记》与《灰阑记》的关系时,曾坦言:“一个非常古老的传说。它叫《灰阑记》,从中国来的。当然,我们的演出在形式方面做了更动。”

诞生在寿春的“李崇断子”案,由此衍生了环绕东西方世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大“灰阑”,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曾把它作为中外法制史著名案例加以深入探讨。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崇断子”对中外文化尤其是戏剧文化的影响甚大,提高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吴 骧)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