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楚文化大家谈 > 寿州月坝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寿州月坝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4/25 9:54: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寿县古城坐落于淮河中游南岸,地势低洼,三面环水,历史上洪患频繁。神奇的是,每当淮、淝洪水泛滥时,古城宛在水中,却从无内涝之忧。古城不惧威胁淹没的秘密,是因为其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洪系统。最具代表性的,除“城堞坚厚,楼橹峥嵘,恃水为险”的古城墙外,还有两座被写入中国水利史的著名工程——月坝。

月坝,即用于排除城内积水的古城涵,分别位于古城东北角和西北角。清光绪《寿州志·营建》载,明代以前,古城城涵的作用就是排泄内涝,与其他城涵设置没有区别。后来因古城洪水连年,城涵常被城内积水吞没毁坏,致使涵闸启闭失控,有时还有洪水倒灌入城的危险。明万历元年(1573年),“知州杨涧修涵洞,盖泄市圃中潴水,已则坚闭之,以防外水浸灌。其一在城西南,地势稍峻,近塞弗通,而东北并西北者,则今存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记载两涵道情状:“涵洞方体,宽0.6米,深0.8米,长50米,其一端连接内河,另一端通城外,经过城墙石堤部分深15米。”现存涵洞,由城墙下的涵道和地面部分的月坝两部分组成。清光绪《寿州志·城郭》载:“乾隆二十年,知州刘焕重修(城墙),并修涵洞,创建月坝。”所谓月坝,即以城内涵段之转角角顶为圆心,向上建筑砖石结构的圆筒状坝墙,其直径7.7米,壁厚0.5米,月坝与城墙等高,以防止水从月坝溢出。周围又围护以厚实的堤坡,远远看去像个小山包。月坝内设石阶,可沿级递下,坝底涵沟上砌砖旋,设闸数道。

月坝主要有四个功能:一是从整体上保护涵闸,使之与外隔离,避免内河积水淹没;二是供随时进坝启闭闸门,控流自如;三是能及时比较内外河水位;四是可彻底消除外水倒灌成灾的隐患。正常时期,城内污水顺涵洞排出城外,流入护城河,注入东淝河,最终流入淮河;洪水来临时,涵洞则自动关闭,即便是洪水水位接近城墙的高度,涵洞也不会有洪水倒灌进城里。更加玄乎的是,虹吸原理使洪水即使高出城内地面,城内污水也一样能够排出城外。所以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两涵进行重修时,东、西月坝分别立了“崇墉障流”和“金汤巩固”两方石刻。

正是因为古人在城市防洪功能上独具匠心另辟蹊径地进行了以上处理,寿县古城被人们传说为“筛子地”,下再大的雨,积水也总是能够得到及时排出。月坝被水利专家誉为水利科苑的一颗明珠,成为古往今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自明嘉靖四十五年大水“坏城”后,无论洪水如何咆哮,寿州古城再也没有受过内涝。这个奇迹,造就了“铁打寿州城”之说,使“金汤巩固”成为现实。

岁月悠悠,世事沧桑。随着淮河逐步得到治理,洪水已不再汹涌,月坝的御水功能减弱了。作为寿县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月坝已发展为著名的旅游景点。用《寿县志》的话说,“成为城墙上的又一胜迹”。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来到这里,看城内鳞次栉比的古建筑,望街道车辙深陷的青石板路,观绕城一周波波荡漾的护城河,领略古人的智慧,感受今天的发展,内心涌现无限豪情。(赵阳)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