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暖民心 见行动 > 就业帮扶点亮万家灯火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就业帮扶点亮万家灯火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3/8 15:17: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近年来,凤台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织密织牢全县就业帮扶“一张网”,在促进民生实事基础上,多点发力推进“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高质量开展,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多暖心服务,确保全县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优化服务,提升就业质量

“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很快就接到用人单位的电话。”城关镇谢郢社区居民陈红高兴地说:“现在,我在离家很近的一家超市做营业员,每个月能领到2500多元工资,既能照顾家里的老人,也为家庭分担了些许生活压力。”陈红告诉记者,她的这份工作就是从“社区快聘”上找到的。“这个小程序太实用了,这份工作我也很满意。”

“社区通过小区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宣传‘社区快聘’小程序,多种资源有效结合,构建社区就业求职、岗位开发、人岗匹配为一体的就业帮扶体系,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解决企业‘招工难’和居民‘就业难’问题,促进居民‘家门口’就业。”该县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县人社部门第一时间锚定“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目标任务,依托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利用“社区快聘”小程序,在就业圈内帮助社区居民灵活就业,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协助企业岗位开发,开展就业需求登记,对重点群体进行就业失业情况回访摸排,并率先在城关镇谢郢社区、关店乡民和社区、凤凰镇高山社区进行试点并初见成效。

截至目前,“社区快聘”小程序,访问量达到8万次以上,求职登记注册近千人,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布岗位806个。

多点发力,促进就业稳定

就业见习是民生工程,也是“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中的重要一部分。凤台县借助高校毕业生报到登记等平台,通过现场摸底、电话回访等方式,主动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沟通,全面掌握本地有就业见习意愿的毕业生人数、见习意向等实际需求信息,大力宣传就业见习政策,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开发力度。

“通过这次见习,为我今后真正走入社会以及以后的就业意向积累了许多经验。”2022年毕业于淮南师范学院的李暖阳说,他的见习时间即将结束,本来打算毕业就找工作,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见习,决定要继续考研,他说:“我要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回报家乡。”

目前,凤台县已认定19家企事业单位为就业见习基地,开发就业见习岗位377个。系统申请核定累计发放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28.2万元。开发183个短期就业见习岗位,供高校毕业生选择,已完成当年岗位开发任务。

为深入推进就业服务工作,促进大家就近就地就业,凤台县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线上线下招聘会及劳务对接。据统计,2022年以来,该县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11场,提供就业岗位数2300余个,服务企业1430户次,达成求职意向111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45个,开发安全信息员、网格员等临时性专项岗位500个。

落实政策,保障企业用工

为保障企业用工,近年来,凤台县建立重点企业用工服务机制,确定重点企业,落实重点企业用工“包保”责任制,为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个性化用工招工服务,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结合“四送一服”“新春访万企,为企优环境”“局长走流程”等活动,落实包保联系重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围绕产业企业急需紧缺职工工种,扎实开展全县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补贴性培训6576人(含概养老护理、育婴员、保育员、健康照护、中式烹调等10个工种);开展育婴员、计算机维修工、汽车维修等工种的技能鉴定,新增技能人才3015人。(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刘明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