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平安淮南建设 > 守护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守护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12/9 8:16: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 大通区深化平安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从扎实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到强力推动“雪亮工程”建设;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到抓实抓细“平安大通”工程;从选树宣传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陈月英,到大力弘扬褒奖见义勇为先进人物……

长治久安,民之所盼。2022年以来,大通区坚持“稳”字当头,加强平安建设,筑牢平安基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宣传全面覆盖,平安建设氛围浓厚

“这几年我们社区变化特别大,尤其是治安环境越来越好,让我们感觉很安全、很舒心。”九龙岗镇居民李大爷说起平安建设,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今年以来,大通区政法干警和253名网格员走村入户,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动辖区单位的积极性,参与到平安建设和“双提升”工作中来,着力打造一批平安建设品牌。把握不同时期宣传重点,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打击、宣传、普法同频共振。今年全区政法专项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品5万余份,设置大型宣传标语1000余个,开展“送戏进万村”暨平安建设“双提升”宣传5场次,受众达10000余人,形成了浓厚的平安建设氛围。

打击违法犯罪,百姓安全感越来越强

“夜里下班回家,路过闪烁的红蓝警灯,觉得心里很踏实,这便是看得见的安全感!”大通街道居民王女士说,每当夜幕降临,辖区闪烁的警灯让群众安全感倍增。

大通区以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为切入点,切实做到人员部署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宣传发动到位。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暴力犯罪和电信诈骗等侵财犯罪,截至目前,共破获各类传统侵财案件6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抓获各类逃犯50余名。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做好“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建成具有监控和道闸的智慧安防小区共计21个。认真落实“1、3、5”快速响应机制,全年警情回访满意率达100%,平均出警速度2分钟,在全市名列前茅。持续开展“警灯闪烁”活动,让群众感受到“警车常开、警灯常亮、警察常见”,今年以来开展5次“警灯闪烁”集中巡逻,用警灯亮出了责任和担当,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看到政法机关在行动、有成效。

多元化解纠纷,法治获得感成色更足

“谢谢你们,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难题,困扰我好多年的烦心事终于得到解决!”在运行不久的大通区综治中心,当事人陈某激动地对中心人民调解员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大通区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投资约352万元高标准建成区级综治中心并正式运行。目前,区委政法委、区综治中心、区信访局、区司法局整体入驻区级综治中心,其他职能部门轮值入驻,全区5个乡镇街道、58个村居综治中心功能齐全,有条不紊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在全区58个村(社区)和5个乡镇(街道)建立“百姓说事室”,全力调解邻里纠纷和家长里短等事务,消除隔阂,化解怨气,解开心结。区委每两周召开一次信访调度会,所有信访积案均由县级领导包保,一年来共化解信访积案73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全区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12起,调处化解112起,调处化解率达100%;共收集四级联动接访事件93件,办结89件,办结率95.69%,办结的89件中群众满意87件,满意率97.75%。(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张鹏飞)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