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持续精准发力 深化创城攻坚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持续精准发力 深化创城攻坚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12/5 16:22:5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城管局作为文明创建主力军之一,树牢“城市管理无止境、创建工作无终点”的理念,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高度清醒,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完成创城各项任务。

坚持事责精准对位,聚焦创城冲刺全面发力

创城的关键在于狠抓凝聚力、增强战斗力。市城管局紧扣创城目标任务,抓顶层设计、抓统筹协调、抓督察考核、抓责任细化。围绕创城测评体系,对标创城重点,紧盯问题督办,闭环运行管理。

聚焦形势任务,进一步坚定必胜信念,以倒计时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专门印发《文明创建工作考核评分细则任务分解表》,再加压、再鼓劲、再发力,迅速掀起新一轮创城攻坚冲刺新热潮。召开全市城管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测评标准培训会,邀请市文明办作专题培训,印制《实地考察测评标准手册》《城管、环卫、园林文明创建明白纸》《创城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责任人明细表》人手一套。充分运用“五个网上”智慧城管系统,建立完善扫码考勤、即时调度、绩效评价等制度,进一步推动责任人员履责到位。强化“每天都是创建日”的理念,坚持全局系统领导班子分片包保督导、机关人员分段包保巡查,在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保持点位联接、网格联动、部门联勤的全员创城工作常态。

坚持督战融合一体,聚焦创城攻坚全面突破

创城考察的是细节,比拼的是标准。市城管局坚决贯彻“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创城标准要求,深入对照测评体系查漏补缺、巩固完善,确保创城日新日进。

依托智慧城管系统,采集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等派遣城市事部件问题5884件,定期对问题分类梳理统计,明确多发问题类型、高发区域点位,有针对性制定完善防控措施。采集主次干道、商业大街等路段问题1090个,已整改1059个,整改率97.15%;采集督办围墙问题374处,已整改345处,整改率92.24%;采集督办城市公共卫生间问题85个,已整改79个,整改率92.94%。针对督察中发现的卫生、秩序、设施等问题,准确把握督查事项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建议,构建责任机制,集中精力破解“老地方”“老问题”“老反弹”等问题。

坚持疏堵有机结合,聚焦创城达标全面整治

创建的意义在于打开新局面、塑造新气象。市城管局坚持以精细化、精致化、精准化为导向,围绕创城“八大提升行动”,聚焦“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序化”,强化户外广告、出店经营、交通秩序、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等全程治理。坚持疏导为先、因地制宜,分类推动解决摊位、厕位、车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多实现市容与民生共赢。

按照“科学施划,应划尽划”的原则,施划非机动车停车标线5865米,规范乱停放非机动车12004辆次;规范流动摊点1200处,取缔占道出店3203处次,拆除破损广告招牌78处,清除“三乱”小广告1256处,城市市容秩序持续优化。排查处理道桥隧、绿地树木、广场游园等市政园林问题126起。深化“净城”行动,推进城市道路深度保洁,保持慢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外排等区域日常保洁的全覆盖。督导辖区治理背街小巷163条、老旧小区24个、城乡结合部161处、农贸市场周边77处,清运垃圾杂物550吨;强化环卫设施运行管护监督,对标整改公厕指示牌9处,维修公厕设施580处。督查环境卫生类问题267个,全部整改到位。深化道路扬尘源头治理,联合交警等部门,及时查处车辆抛洒和带泥上路行驶行为。突出施工工地出入口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强化拆迁工地建筑垃圾处置监管。(记者 张 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