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八公山文艺评论(第七季) > 妙哉,“抄书体”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妙哉,“抄书体”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11/30 15:35:5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读朱航满《雨窗书话》,其中一文《少时读书忆往》提到一个概念——“抄书体”,觉得大有意思。

其文曰:“从读周作人和钱钟书开始,我逐渐喜欢上了这种‘抄书体’著作,那种书山探幽的兴奋与新奇,影响了我的择书趣味。不过,最受影响的还是周作人晚年所写的‘抄书体’文章,令我感受到了中国文章的古朴与清明,并被一种特别的气息慑服,我把这看作是一种‘五四’的遗风。”

这个界定,当属“自创”,却也颇为到位。

“抄书体”,顾名思义,文章的内容有大量他人原文“引用”,有抄书之嫌。那么,“抄书体”的好处又何在?针对周氏的文章,朱航满的评价是:“令我感受到了中国文章的古朴与清明,并被一种特别的气息慑服。”的确,“抄书体”文章有一种特殊的情味,有一种特别的氛围,有一种别样的典雅。

而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章风格,它的好处似乎更多,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旁征博引,资料丰富,可以博人以识,增文之趣,阅读这样的文章,你会知道更多的“文”和“书”;二是“借别人之酒杯,浇自己之胸怀”,表达上,委婉、间接,一些不便直接表达的观点、思想,可以借此而传达之;三是可以借此提高文章的文化品位,尤其是引用古典作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所写文章的典雅性和醇厚性。

应当注意的是,作为文学作品的“抄书”和作为“学术论文”的“抄书”,是不一样的。后者,是为了佐证观点;前者,则是为了使文章变得愈加典雅或者生动,是增加文章的文采和品位。

当然,是否使用“抄书体”,也与时代和文章体裁有关。

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都不同程度地用到了“抄书体”,如鲁迅、周作人、朱自清、废名、俞平伯、丰子恺等。故尔,朱航满有一句话,就说:“我把这看作是一种‘五四’的遗风。”诚不虚也。事实上,这种“抄书体”,也广泛影响到了后来的一些作家或者学者,如钱钟书、台静农、黄裳、钟叔河、舒芜、李长声、扬之水、谷林等人,其文章,亦是大量“引用”,具有了“抄书体”的风格。

但我觉得,是否运用“抄书体”,还是与文章的体裁大有关系的。

如纯虚构的小说,就很难运用“抄书体”,除非作者故意为之,以之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写景、抒情的散文,也很难运用“抄书体”,即使有所引用,亦是点到为止,画龙点睛,却不宜大量“抄书”,而一些文化随笔、思想随笔,则有可能使用“抄书体”,似周作人的一些思想随笔,就是极好的明证。关于朱自清,多数人认识他的散文,是源于《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文章,其实,朱自清还写有大量的生活、文化、思想随笔,其随笔文章,即很有“抄书体”的风格。

而最便于使用“抄书体”的,似乎莫过于书话和史料类随笔了。

台静农除了一本《龙坡杂文》外,还写有大量的艺术随笔,他的这些艺术随笔类文章,无不大量引用,大段“抄书”;而后来进入社科院搞研究的扬之水,以研究“历史风物、名物”为主,其随笔文字,亦是大量使用“抄书体”。至于钱钟书的一部《管锥编》,更可谓是“抄书体”的典范矣。

书话文章,只要围绕“书本体”写作,“引用”似乎是难以避免的。我们上面提到的黄裳、钟叔河、谷林等人,写作都主要是以书话为主。特别是谷林,他的书话文章,引用广泛而精致,所引用材料与自己的话语,水乳交融,读来简直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真可谓“抄书体”之圣手矣。

包容,生活要包容,思想要包容,文章体裁的使用,亦是自当包容。“抄书体”,只要“抄”得好,“抄”得妙,“抄”得精致,乃至于“抄”出一种风格,亦不妨继续“抄”下去的。(路来森)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