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11/21 11:07:2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大通区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党员示范等多种方式,加强民风乡风家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大通区利用电子屏、宣传栏、文化墙等载体,不定期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内容,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孝图、传统道德文化等绘上巷道围墙,在各乡镇打造一批图文并茂、活灵活现的“文化墙”,做“活”乡村文化,育“实”文明乡风。同时,各乡镇通过村务公开栏、应急广播、QQ群、乡村大喇叭广播等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抓住重大节日、节点,引导红白理事会成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乡镇、村、社区开展移风易俗相关主题宣讲活动,引导村民除陋习、树新风。

突出示范带动,共建共管共享。大通区充分发挥党员在移风易俗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率先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落实各级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从自身、自家做起,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政策要求,带头反对高额彩礼、带头简办婚丧事宜、带头开展文明祭扫等,争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示范者。鼓励村中乡贤、“五老”、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人群简办婚丧嫁娶,带头树立榜样,倡导文明新风。建立完善结对共建、网格化管理制度,及时了解村民家中的各种“动态”,做到有事及时宣传引导。引导村民反对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注重文化育人,培育文明新风。大通区以文明乡镇创建为契机,着力完善乡村文化活动广场等硬件设施,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用,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生活环境。将传统节日与文明实践相结合,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200余场次,倡导文明祭祀、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家庭建设。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具有本地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将移风易俗内容融入到文艺作品中;结合送戏下乡、文化进万家等活动,演绎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让群众真正了解、接受并参与到移风易俗活动之中。今年以来,大通区共开展送戏进万村64场,农村电影免费放映508场,既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又在潜移默化中宣传了新思想,营造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良好社会氛围。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姚黎黎)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