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意识入心间,淮上劲吹文明风。”
这是记者在今年“十一”假日期间采访时的最深切感受,今昔对比,更给人们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
10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寿县古城,秋天的寿州古城天高云淡,景色宜人。古城南门外“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盛世华诞 举国同庆”的标语格外醒目,花团锦簇,洋溢着节日的氛围。记者观察了半个多小时,前来游玩的人们井然有序,整条大街上见不到一片纸屑、烟蒂。带着家人前来游玩的邵志胜告诉记者:“我家就是寿县的,随着寿县古城打造5A级风景区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创建意识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文明出行成为一种自觉。”
“您看您看,我们小区环境干净了,线缆整齐了,买菜方便了,文化生活更丰富了。”这是位于淮南矿业集团九十七处“松石居”居民小区市民杨凤友最真实的感受。
随着我市深入实施创城“八大提升行动”,持续推进“6+3”专项整治,城乡环境面貌、市民精神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骑路大棚菜市场新建改建成标准化室内菜市场,群众买菜乱糟糟、臭烘烘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老旧小区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形成了管理新常态。”南岭新村的王传英对记者说:“文明城市创建正如春风化雨,改变着城市每一个角落,惠及每一位市民,提升着每一位市民的素质。”
10月2日下午,位于田家庵区龙泉街道的老龙眼水库来了10多名警察,他们是市公安局淮舜公安分局的民警,正在进行水上防溺水救生演练,提醒人们水深危险,不要在此游泳,保护好这一潭清水,并将该局的救生皮划艇存放在此处。该局民警朱祥贵告诉记者:“老龙眼水库是我市的高水位水库,周边有近10万居民,严防溺水、文明出行很重要,现在群众文明意识都很高,也很配合我们的管理。”
10月4日傍晚,记者沿着环山公路一路向东来到梅园,梅园的梅亭是游客驻足休息之处,也是容易产生垃圾的地方。记者观察了20分钟,先后有4拨游客近20人前来休息,喝水、食用零食后,都把纸皮、塑料瓶装进随身携带的塑料袋带走。
节日期间,记者在大街上采访时看到,斑马线前,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交通路口,电动车驾乘人员戴好头盔在停止线后等待红灯;居民小区内,遛狗拴绳已经成为行动自觉……漫步淮南城乡,文明随处可见。
淮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冲刺阶段,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已经拉开帷幕,一个更加文明的淮南正向我们姗姗走来。(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