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好人精神”滋养淮南厚德之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好人精神”滋养淮南厚德之城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9/18 7:10:3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是一幅幅身边好人的画卷,令人感动而温暖。

生死瞬间挺身而出勇救落水司机,善行义举传递正能量的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公司选煤分公司潘一选煤厂安监员许珂入选“中国好人榜”;坚守承诺、两次“玩命”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淮南东方医院集团凤凰医院护士胡常引入选“中国好人榜”。

火场逆行营救同事不幸牺牲、感人事迹激励乡里成榜样的寿县板桥镇村民余向红入选“安徽好人榜”;悉心照顾病患邻居九年、不求回报温暖人心的八公山区居民罗孝根入选“安徽好人榜”。

……

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向上向善的力量。

好人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财富,彰显着城市文明的底色。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淮南”主题实践活动,健全完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推选、帮扶、礼遇、管理制度,推动主旋律更加响亮,精气神更加充盈,正能量更加强劲,让道德之光照亮美好淮南,为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坚持“人人推”,让好人数量多起来

好人在身边,关键在挖掘。我市建立“人人推”的参与机制,坚持从最基层抓起,开展村(居)、乡镇(街道)、县(区)、市“四级联动”的身边好人推选活动,同时建立与淮河能源集团、中煤新集公司、在淮高校、电力、税务等行业系统的沟通、推荐机制,让“淮南好人”推选活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热在基层、热在群众。严格把关,所有候选人须经征求公安、信用、纪检等部门意见后,在市属媒体和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截至目前,我市已推选出“淮南好人”413人、淮南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40人,其中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人、“中国好人”61人、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1人、“安徽好人”220人。

坚持“天天见”,让好人形象亮起来

好人精神只有融入生活才有生命力。我市建立“天天见”的宣传机制,在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广播电视台开设“榜样”“德耀淮南”“凡人风采”“好人在身边”等专题专栏,常态化开展好人事迹宣传报道;依托淮南文明网、“文明淮南”微信公众号、“理响淮南”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多形式、立体化宣传身边好人,让好人事迹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间。

同时,与淮南师范学院共建淮南好人馆,年参观人次2万人左右。在游园广场、社区小区、公交车厢等处广泛设置身边好人榜、好人墙。积极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主题活动、好人事迹宣讲“六进”活动,让好人的画面处处可见,好人的声音时时聆听,让好人文化、好人精神浸润人心。

坚持“处处敬”,让好人心灵暖起来

让“德”者有“得”,道德土壤才会更加肥沃。我市建立“处处敬”褒奖机制,出台《淮南市文明行为表彰奖励暂行办法》《淮南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荣誉称号管理暂行办法》,健全表彰奖励、政治礼遇、庆典礼遇等制度。2022年,市文明委隆重表彰第七届淮南市道德模范,向29名市级以上道德模范、安徽好人、中国好人发放奖金19.4万元。市委主要领导春节期间走访看望中国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胡常引,市、区(县)党委政府领导走访看望道德模范、身边好人30多人次。全市各级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代表75人参加节日庆典和文化活动11场,让好人模范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坚持“个个帮”,让好人好报价值导向树起来

善心最美,好人好报。我市建立“个个帮”关爱机制,开展经济帮扶、就业帮扶、医疗帮扶、志愿帮扶、社会帮扶等举措,2022年共帮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126人,发放帮扶资金13万元。创新开展道德信贷,设立道德建设基金,实施道德信贷工程,积极帮助解决好人模范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淮南通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发放道德信贷50人次,放贷金额1000万元,续贷率达60%以上,没有出现一笔坏账。

坚持“时时学”,让好人故事活起来

学习身边好人,放大“好人效应”。我市建立“时时学”转化机制,发挥好人模范“传帮带”作用,支持好人模范成立工作室、志愿服务队,用他们的高尚品质影响身边人,带领更多的人行善举、做好事,目前已成立由全国道德模范张宝、“中国好人”张志敏、“安徽好人”蒋国安命名的志愿服务队26支,志愿者人数超过1000人。张宝事迹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后,我市掀起了“向张宝学习争做淮南好人”活动热潮,广大志愿者积极留取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截至目前,我市共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52例,人数居全省第三,汇聚成爱的暖流,温暖我们的城市。(记者 朱庆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