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大宋——天下归一》以章回小说的形式,演绎了自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起到第三代皇帝宋真宗即位止的历史。这一段南征北讨、刀光剑影建立北宋、一统天下并稳固政权的过程,被作者王佳以历史与文学紧密结合的方式,写成一部亦庄亦谐的历史文学作品,与一般的“戏说”判若云泥,让读者获得一种别开生面的阅读体验。
历来为史家尊重的司马迁,出于好奇,经常不免把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写入历史,比如《孔子世家》写孔子出生是孔子父母“野合生孔子”,但又未说明他是如何算出孔子母亲属于“未婚先孕”,令后人谈到孔子身世不免尴尬。王佳熟读《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纪事本末》等正史,又大量阅览各种笔记小说,将其融会贯通,以女作家的敏锐洞察力、学者绵密的考证功夫,再结合娴熟的写作技巧,对诸如“黄袍加身”“斧声烛影”等历史事件,抽丝剥茧,拨云见日,尽力去还原其真相,逻辑清晰,史料有出处,令人信服钦佩。普通读者阅读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有参与侦探破案的快感,还会有受到一次“学术训练”的愉悦。
从文学角度来说,作者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详细叙述了赵匡胤、赵光义、赵普、李煜、韩熙载、张乖崖、杨业、吕端、寇准等人物的生平故事,通过他们的特异行为,挖掘其性格,通过他们在特定环境的言论,洞察其内心的隐秘和心理活动,还不失时机地总结一些做人的经验教训,不由让人觉得“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眼前”,油然有“每念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之感。
作者的语言表达幽默、诙谐、有趣,充满人生智慧。比如赵匡胤、赵光义、赵普三人雪夜饮酒,定下先南征、后北讨的大计,作者认为,“中国人在饭桌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得到印证”,令人莞尔。在比较南唐李璟与赵匡胤孰优孰劣时,作者说,只要看李璟一门心思写出高妙的“小楼吹彻玉笙寒”,就知道不是赵匡胤的对手。蜀国的太子孟玄喆挂帅出征,去抵御北宋的征讨大军,美人姬妾带了好几十位,还率领一个戏班子,丝竹之声不绝于耳,欢声笑语远远相闻,作者认为:“老百姓乍一看见这支队伍,打破脑袋也不相信这是要去打仗。”
宋朝在历史上素来具有争议。陈寅恪说:“华夏文明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钱穆则说:“宋朝乃是积贫积弱的‘文官政府’。”《风雅大宋——天下归一》并没有尝试给出非黑即白的结论,从细微处入手,将不同典籍中的史料钩沉交联起来,还原了一个不一样的宋朝,让读者体味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王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