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舞”出新风尚 添彩“文明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舞”出新风尚 添彩“文明城”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8/23 10:04: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妇联以广场舞为抓手广泛开展巾帼创城文明实践活动

“唱起来、舞起来,相聚广场大舞台,巾帼志愿展风采……”在田家庵区龙湖景区,“广场舞大妈”们身着整齐的服装,一边擂起大鼓,一边文明起舞,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当创城遇上广场舞,这是一次舞者与志愿者力量的融汇,一场美丽与文明的相逢。

创建文明城,你我皆主角。在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市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群众和基层妇联组织的独特优势,以广场舞为抓手,联合市文明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共赴文明之约、扬起文明之风、展示文明之美、筑牢文明之根”为主要内容的巾帼创城实践活动,为创建文明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颜色。

《广场舞文明条约》“约”起文明

在位于谢家集区的谢三村小广场,“谢大姐”们是这里的常客,在跳舞之前诵读一遍《广场舞文明条约》,成为她们每天晨练的一项“规定动作”,也吸引了众多前来锻炼身体的市民关注。

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文明开展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引导广场舞大妈们“文明起舞”,市妇联、市文明办将签订《广场舞文明条约》作为巾帼创城文明实践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来实施,各级妇联充分发挥执委联系面广的优势,组织发动370余支广场舞队签订并践行文明公约,为创建文明城市奏响文明和谐的音符。

《巾帼创城展风采》“舞”起文明

8月的淮南大地,酷暑难当,广场舞爱好者排练的热情却依然不减,一招一式力求完美贴合《巾帼创城展风采》主题曲的内涵和节奏。

“大家热情高呢,一有时间就来排练,本身对着曲子排练就是正能量,能为创城出点力,我们觉得挺有意义的。”高新区绿湾社区舞蹈队领队宋兆英告诉记者。

将广场舞与文明创建相结合,通过以舞相约、以赛促建是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创举。活动一经发起,得到了广场舞爱好者的欢迎和支持,全市260余支广场舞队踊跃报名参加,小至22岁大至81岁。寿县、凤台县、大通区等地发挥广场舞优势,自创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在广场展演,田家庵区、潘集区等地紧贴创城动态,将快板、三句半、情景剧等元素融入广场舞中,向市民传播文明新风尚。

巾帼“志愿红”“点亮”文明

“姐妹们,我们上街捡烟头去!街上干干净净的也舒心。”八公山晓兰艺术团领队王晓兰跳完广场舞后,喊起舞伴走向街头,参加妇联组织开展的“绿色兑换 共建美丽家园”巾帼创城文明实践活动,她们仔细清理着墙角边、绿化带等区域的烟头、碎纸屑等杂物,并在捡拾中宣传创城知识,劝导不文明行为。

谢家集区广场舞协会妇联积极响应创城号召,10支广场舞队第一时间注册巾帼志愿服务队,由各队执委带队到所活动区域就近开展路面清扫、捡拾垃圾、擦拭灰尘等志愿服务。寿县号召广场舞成员带头做到巾帼兴粮无抛荒、庭院整洁无杂物等“十个无”。

田家庵区学英志愿服务队队长陈学英,不仅自己带头参加志愿服务,还发动家中20余人参与创城志愿服务……

在全市各地,近万名广场舞巾帼志愿者化身保洁员、宣传员、服务员、引导员,积极投身清洁家园创建、环境卫生整治、关爱“一老一小”、家庭文明宣传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用爱心汇聚城市文明力量,在淮南大地展现巾帼携手同心共创文明的新气象。(通讯员 王 锐 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