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办好民生实事 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办好民生实事 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8/16 10:27:1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大通区聚焦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把创城工作“创”到群众心坎上——办好民生实事 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农贸市场是城市文明的窗口。连日来,大通区坚持“一场一策”,持续打好农贸市场整治提升攻坚战,共取缔占道经营480余户、流动摊点40余个。召开农贸市场家禽交易专项整治调度会,约谈辖区市场开办者及活禽宰杀经营户落实“三分离”升级改造工作,签订改造承诺书29份。同时,加大“门店三包”、店招店牌、餐饮油烟等整治力度,积极引导商户发挥自治共治作用。重拳整治乱堆乱放,加强垃圾清运频次,有效提升农贸市场“颜值”。

洛河镇洛河小区是无物业小区,以前车辆乱停放、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该镇按照区里统一部署,全面加强小区管理,从公共区域照明、消防器材配置、牛皮癣清除到日常维护管理、公共区域卫生保洁,并对乱搭乱建依法予以拆除,对毁绿种菜行为予以清理,有效提升了小区人居环境。“以前,楼道里到处是牛皮癣,经过重新粉刷,很干净,也很亮堂。”居民汪女士说。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更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大通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施了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为辖区群众创造了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三小家属区巷、残联南巷、电瓶厂巷、劳动巷、邮电局巷……一条条背街小巷焕新颜。在三小家属区巷,记者看到这里不仅设置了公共晾衣架,而且地面硬化、墙面美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附近居民张桂兰说,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充分尊重民意,突出路平、灯明、水畅,把好事实事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通过事例看创建,彰显大通区“创城为民、创城惠民”的工作理念。大通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施“八大提升行动”为抓手,抓重点、攻难点、促亮点,把创城变成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过程,狠抓市容环境整治和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改造等民生薄弱环节,扮靓“面子”,做实“里子”,提升城市品质,给群众带来实打实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对标对表,落实落细各项创建任务。印发《大通区“两高一场”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创建目标、工作标准和责任分解。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月度测评方案》,对全区各乡镇、街道、主要涉创单位文明创建工作定期进行督查,指导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深入“两高一场”督查沿线问题整改情况,印发督查通报,下发问题交办单,确保创城任务落到实处。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该区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主题公益宣传活动,在农贸市场、高铁东站、公园广场、主次干道周边、乡镇驻地周边等公共场所张贴公益广告海报700余幅。在各基层精神文明宣传栏、对外宣传窗口、社区宣传栏张贴公益广告100余幅。开展文明养犬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2600余份,文明养犬宣传包300余个,现场解读《条例》相关内容,宣传文明规范养犬知识和不文明养犬处罚措施,增强市民文明养犬、依规养犬的社会责任意识。

加强精细管理,擦亮大通文明形象。该区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22年上半年投入4500余万元,下半年预计投入资金约3400万元。开展道路提升行动,全面升级改造九龙岗镇育才东路,修复206国道、上窑中心街坑洼破损路面和大通街道部分小区、背街小巷、主次干道路面,改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重点路段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整治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现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72次,共取缔店外经营120处、店外堆放457处,取缔流动摊点1351处,暂扣经营物品116件。施划机动车泊位116处,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3175处。整治城市“牛皮癣”,清理三乱小广告1609处,清理墙体小广告98处,拆除大型户外广告破损画面15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一点三线”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共清理生活和建筑垃圾1300余吨,净化美化环境,擦亮大通文明形象。(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蔡 恒)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