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怀新平系列言论 > 怀新平|竞跑“下半场” 谁与争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怀新平|竞跑“下半场” 谁与争速?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8/2 10:25:3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竞跑“下半场” 谁与争速?
—— 2022年上半年淮南综合经济分析述评

2022年上半年,全国地区生产总值562642亿元,同比增长2.5%。

2022年上半年,安徽地区生产总值21764亿元,同比增长3%。

2022年上半年,淮南地区生产总值752.7亿元,同比增长1.3%。

上半年经济总量和增速“尘埃落定”。

这对于淮南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结果。

在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速的两条赛道上,我们能够看得见的是“硝烟弥漫”,我们看不见的是“风云际会”,我们感知到的是“激流涌动”。

从今年上半年安徽16市经济总量来看,省会合肥当之无愧“执牛耳”且“单骑突出”,以5430.4亿元,高居安徽16市之首。

芜湖以2220.3亿元,占据安徽全省16市上半年经济总量第二。

滁州以1795.7亿元,夺得安徽全省16市上半年经济总量第三。

这是2022年上半年安徽16市经济总量“前三甲”。

我们还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安徽16市经济总量“榜单”,合肥“一家独大”,成为全省唯一经济总量过5000亿元的城市。经济总量过2000亿元的,也仅有1市,就是芜湖。经济总量在1000亿元—2000亿元(不含)之间的一共有7市:滁州1795.7亿元、阜阳1573.1亿元、安庆1406.5亿元、马鞍山1289.5亿元、宿州1111.2亿元、蚌埠1048.9亿元、亳州1014.5亿元。另外有7市经济总量都在1000亿元以下:六安959.2亿元、宣城944亿元、淮南752.7亿元、淮北639.1亿元、铜陵579亿元、池州536.3亿元、黄山460.55亿元。

从2022年上半年安徽16市经济总量总体来看,其“纺锤形”结构进一步突显、固型,合肥、芜湖、滁州3市居于“纺锤形”的“锤头”,阜阳、安庆、马鞍山、宿州、蚌埠、亳州6市构成“锤腰”,六安、宣城、淮南、淮北、铜陵、池州、黄山7市组成“锤座”。

把2022年上半年安徽16市经济总量格局和2021年上半年安徽16市经济总量格局,比对起来看,可以看出在排位上没有变化。在2021年上半年,合肥是全省唯一过5000亿元(5203.46亿元)的城市,芜湖是全省唯一过2000亿元(2038.15亿元)的城市。

淮南2021年上半年经济总量在全省16市排名第12位,淮南2022年上半年经济总量在全省16市排名第12位。也就是讲,在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上半年经济总量全省排位,淮南保持在第12位。

从今年上半年安徽16市经济增速来看,全省16市中,芜湖以5.2%的增速领跑全省,紧随其后的是池州5.1%和滁州4.3%,构成了增速领跑全省的“三匹千里马”。

有10市增速跑赢全国增速2.5%,9市跑赢全省增速3%。

既没有跑赢全国增速,也没有跑赢全省增速,一共有5市,分别为铜陵1.7%、淮北1.4%、淮南1.3%、黄山0.5%、蚌埠0.4%。

把2022年上半年全省16市经济增速排序和2021年上半年全省16市经济增速排序,进行对比来看,可以更好洞察到全省区域发展激烈竞争的“千帆竞发”。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被芜湖“拔得头筹”。

全省16市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排序,变动很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居于安徽经济“纺锤形”“锤座”7个市,经济增速变动最为明显。池州以5.1%的增速,跃居全省第2位;六安3.5%、宣城3.5%双双并列全省第5位;铜陵也以1.7%,进入全省第10位。

今年上半年,淮南经济增速1.3%,在全省16市排名第12位。

2021年上半年,淮南经济增速在全省16市排名第14位。

表面上看,淮南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在全省排位似乎比去年上半年前提2位,实则不然。因为,在2022年上半年全省16市经济增速中,出现了“并列”现象,六安3.5%、宣城3.5%并列全省第5位,阜阳3.3%、宿州3.3%并列全省第7位。“并列”现象的出现,客观上形成了今年上半年全省16市经济增速排序中,并没有“第15位”、“第16位”的事实。

我们对比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其初衷和目的是试图能够看到先发城市有哪些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补己短板,才能不断进步,也才能不断缩小差距。

那么,芜湖、池州、滁州,经济增长为什么这样快?他们为什么能?

比较公认的,有三条。

一是抢机遇不等待。芜湖、滁州、池州都处在皖江城市带,是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的排头兵,三个市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抢抓战略机遇、区位机遇、政策机遇,尤其是滁州积极主动对接南京大江北战略,在产业链上招引落户大项目。二是抓产业不偏向。三个市都把工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作为稳发展的第一动力,统计数据显示,主要工业经济指标都是两位数增长。上半年,芜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1%。主要工业产品中,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液晶显示屏、电子元件等产品产量增幅在40%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2倍。池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其中,6月份增长17.2%。装备制造业、半导体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9%、32.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4.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7.5%,半导体产业基地产值增长36%。滁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5%,战新产业产值占比达45.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三是打硬仗不懈怠。这三个市的干部队伍拼劲很足,展现了迎难而上、乘势而上、积极进取的敢作为、硬作风。

这是芜湖、池州、滁州经济增速快的主要密码。

今年上半年已经翻过。

虽然成绩不太满意,但关键是我们是否已经竭尽全力、拼尽全力?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打好今年“下半场”。

面对压力、困难,我们决不会唉声叹气,更不会退缩不前。

在艰难的时候,我们更要坚定信心、抱定决心、一展雄心、万众一心。

在共克时艰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相扶相携、互相鼓劲、彼此加油!

背水一战,已经出发。

我们一定能,淮南一定行!

竞跑“下半场”,谁与争速?

(怀新平)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