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以城市管理新成效开创文明创建新局面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以城市管理新成效开创文明创建新局面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7/28 10:02:0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城管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市容环境管理主责主业,突出重点难点,强化协同联动,统筹兼顾、全面发力,以城市管理新成效开创文明创建新局面,以城市面貌新提升增强市民幸福感。

聚焦机制再优化,激发创城“新合力”

机制活,则全盘活。进一步履行市城管局作为市城管委办公室和市容环境工作组办公室的双重职能,以创城测评体系为标准,完善顶层设计机制;以月度点评推进会为平台,完善协调调度机制;以服务创城大局为己任,完善协同配合机制;以“智慧城管”为抓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在增强“统”的本领,发挥“督”的优势中,确保创城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提质增效。

智慧城管系统每月采集案件量约1.3万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促进重难点问题高效解决。认真履行市城管办和市创城市容环境工作组的双重职责,围绕问题解决和任务落实抓统筹、抓督察、抓协调、抓推进,向县区政府、相关市直部门送发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重点事项督办函144份,督促整改问题1572件。编发户外广告、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整治等专项工作督察通报19份,向市委市政府呈送专报13份,跟进督办,滚动督察,直至问题整改销号。

聚焦作风再硬化,掀起创城“新热潮”

市城管局创新党建引领,在奋力打造“城市管家·绣美淮南”党建品牌中淬炼“人民满意城管”品牌。围绕创城“八大提升”行动,以勇于担当、排除万难的志气,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锐气,不讲条件、坚决服从的正气,拉开决战的阵势,拿出决战的行动,营造决战的氛围,推动创城常态与长效互融、市容与民生双赢。

今年以来,取缔流动摊点1800余个次、出店经营9600余处次,拆除违规破损广告招牌500余处,清理“三乱”小广告5400余处,督办拆除违法建设22000余平方米;创新推行“锁车、挂牌、贴单”三步法,破解非机动车无序停放管理难题,规范非机动车停放行为67253辆次,锁车处罚11808辆次,现场拖离745辆;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1392家,大力推进全过程记录、非接触式执法,处罚“门前三包”违约户35家。

聚焦标准再细化,推进创城“新提升”

创城比拼的是细节标准。市城管局精准对标新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结合省模拟测评组反馈问题,找准制约创城水平提升的短板弱项,举一反三,一项一项抓细节、抓落实、促提升。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既有效管控主次干道、重点区域市容“基本面”不反弹,又延伸整治背面之脏、背街之乱、背后之差,以精细治理新成效开创文明创建新局面。

常态实施“冲、洗、扫、吸、洒、喷”等机械化联合作业,推进城市道路深度保洁,强化慢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外排等区域保洁的全覆盖。深化环卫“湿法”作业,利用夜间时段全方位冲洗路面。抓好环卫公厕、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设备的清洁维护、运行管理,城市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严格标准,强化对环卫市场化作业质量的日常监督考核。开展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治理背街小巷275条、老旧小区28个、城乡结合部52处、农贸市场周边158处,清运垃圾杂物1200余吨。(记者 张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