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直面存在问题 协同作战合力攻坚克难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直面存在问题 协同作战合力攻坚克难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7/26 9:31:2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坚决打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系列评论之二

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协同作战,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攻坚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央文明办实地考察淮南得分居全国第13位,问卷调查淮南得分居全国第22位,这两项工作得分和排名是淮南这么多年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绩最好的一次。但也要清醒看到,创城工作问题依然很多。近期省测评组对淮南开展模拟测评中,发现了560多个问题,令人警醒、让人担忧。这些问题切中要害、直击痛处,是我们现在创城工作的现实写照。我们必须直面这些问题,不容回避、掩饰,更不能以客观因素做“挡箭牌”。

思想上不重视。有的地方和部门总觉得创建和自己无关,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不推不动,甚至是推了也不动。省测评组在反馈中指出,淮南市创建工作存在“上动下没动、上急下不急”的现实问题;“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丢乱弃、乱拉乱接”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有的地方和部门讲困难问题多、想解决办法少,一谈到创建不是缺钱就是缺人,不管事或不能持久管事。

管理上不到位。创建工作一方面要靠市民自觉,另一方面必须靠严格管理。农贸市场、社区小区、窗口单位、乡村是创城的必查点,今年以来反弹较为严重。省测评组在反馈中指出,淮南农贸市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乡镇等重点部位依然是丢分失分的“高发区”,而且指出“集贸市场创建标准低、居民小区创建标准低、窗口单位服务标准低、区域均衡创建定位低”。

机制上不完善。创建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不能抓一抓停一停,或者是一般化地抓。一抓就紧、一放就松,这样很容易让群众觉得在作表面文章。对于存在的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开展整治攻坚,逐一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具体责任人的头上,一件一件地抓,一个一个地改,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问题整改推进创建工作上台阶,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今年是淮南创城的第二年,是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将决定能否进入明年的决赛城市名单。我们创城工作干了很多年,现在又到了第二次的决胜时刻,群众关注度必然更高、期望值更大,这次创城的结果如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干部能力水平的评价。淮南创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今年的测评成绩占总成绩的25%,较去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从去年中央文明办测评的情况来看,六安市综合排名全国第1、池州市全国第4、亳州市第24,而淮南则居全国第43,如果这一轮六安、池州、亳州创建成功了,而我们掉队了,怎么向全市人民群众交待?我们要想成功突围,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时间很紧、任务很重,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配套、城市精细管理、公共秩序规范、城乡均衡发展、创建氛围营造等方面还有明显不足,必须抓紧干、拼命干,才能有力整治、有效改观。

直面问题,才能解决存在问题。不回避问题,才能更好解决问题。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食不甘味、寝不能寐的责任感、紧迫感,系统做好城市功能提升、市容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治理、文明风尚培育等重点工作,协同作战、合力攻坚,推动创城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赢得群众的认可和点赞。(评论员)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