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真是‘创’到了我们家门口,‘创’到了我们群众心坎上!”7月7日下午,八公山区土坝孜街道惠民社区运输村村民指着整治干净的截洪沟对记者说,现在截洪沟里杂物和淤泥都清理了,周围环境更好了。
这条位于惠民社区运输村的截洪沟,因地势低洼,排水沟淤泥堵塞,在雨季存在安全隐患。“我们今年5月份对这条截洪沟多次进行疏通,清理垃圾46车。”土坝孜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清理时由于运输村路面狭窄机械车辆无法进入,只能由工人进入到截洪沟内,使用夹子、耙钩将垃圾、杂物清理出来,再将所清理的垃圾使用推车运送出去。
“创城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近年来,八公山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从小事切入、从细节着手、从解决群众所期所盼问题入手,一桩桩推进,一件件落实,将一件件惠民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持续增强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直面问题举一反三,破解创建“沉疴痼疾”
2021年市创城办共开展了四次月度测评,八公山区取得了年度总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改变,也是该区创城为民靠民惠民初心的收获。
以问题为导向抓创建,全面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去年以来,八公山区委、区政府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指挥长责任,实现了23名区级领导包保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各级指挥长通过召开推进会、现场调度、督查暗访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工作督导;各单位积极落实结对帮扶社区共建工作机制,帮助基层解决创城实际困难。
“我们以市创城办月度测试通报问题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督促各创城责任单位对照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整改。”八公山区创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联合区督查办、区纪委监委不定期开展暗访督查,实时通报全区创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涉创部门抓好整改落实。各部门围绕市民反映强烈的交通秩序、小区物业、生态保护等方面问题,坚持集中整治与常态化管理相结合,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
精准发力集中整治,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2021年以来,八公山区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部结束,钱淮、闪冲、南塘水系治理项目截污工程已完成,闪冲、南塘排洪沟全线清表,29处小区(居民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工程正在抓紧施工。
今年6月份,毕家岗街道联合共建单位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区农水局开展两次集中环境整治,对小区内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劝导,告知作为养犬人应尽的义务,清理楼道、绿化带、路边等垃圾100处。
近期,山王镇配合区城管执法局开展文明创建整治工作,对李咀孜小街占道、出店经营、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清理2个农贸市场周边的流动摊点7处。
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整治行动,物业小区环境整治,市容环境秩序和菜市场综合整治……八公山区紧盯重点任务,开展集中整治,扎扎实实解决好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痛点、堵点问题。
物业小区环境整治,还群众一片宜居家园。该区实行由街道、镇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房管所、物业企业全力配合,针对小区车辆乱停乱放、飞线充电、杂物堆放、饲养家禽、不文明养犬、毁绿种菜、私搭乱建等不文明行为开展集中整治。“去年以来,全区开展物业小区集中整治行动26次,拆除违法搭建20余处,新增充电车棚134处、充电桩1370个。”区创城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该区全年对物业小区创建工作考核44次,考核覆盖35个物业小区。
市容环境秩序和菜市场综合整治,让城区形象“大提升”。该区组织相关执法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规范市场环境,重拳整治出店、占道经营行为,去年以来累计取缔流动摊点850余处、出店占道经营760多处、店外堆放580多处。并全面整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设置垃圾桶,稳步推进空中线缆整治等工作。特别是组织城管、市场、消防、街道等部门对新庄孜菜市场及周边出店、占道经营等情况进行集中整治,并统一制作挡板固定摊位,使市场摊位整体统一。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擦亮文明城市底色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群众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成为文明创建必不可少的动力。
近期,新庄孜街道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发动居民集中对辖区内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乱堆乱放的空白点和死角进行清理整治,开展“空中飞线”大整治,对杂乱无章、有安全隐患的电线电缆进行贴墙、捆扎等处理,为辖区居民消除“危险线”,拉起“安全线”。
“我们这次有180余名志愿者参与,共同清理‘空中飞线’30余条,铲除小广告100余张。”新庄孜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街道还动态招募了50名文明观察员成立“文明观察团”,让文明礼貌、规范出行成为市民的行为习惯和行事准则。
“我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义务打扫卫生,给老人送温暖。”新庄孜街道团结社区志愿者邵俊芳告诉我们,文明创建让他们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努力为文明创建多出一份力。“我们社区组建了11支志愿者服务队,现有注册志愿服务人员800余人,常态化开展党员教育、医疗服务、法律援助、平安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引领居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团结社区负责人介绍说。
“志愿红”聚民心,绘就最大“同心圆”。八公山区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既增进了群众福祉,又提高了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自觉维护创建成果的积极性。(记者 何婷婷 通讯员 胡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