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实施“新徽菜 名徽厨”行动
聚焦提升徽菜烹饪技能水平,开展徽菜师傅职业技能培训;聚焦促进徽菜餐饮产业发展,优化徽菜师傅就业创业服务;聚焦打造徽菜美食文化品牌,推动徽菜内涵拓展升级,将“新徽菜”打造成为淮南美食文化的特色“名片”,让千家万户在一日三餐里品味徽菜美食,让广大徽厨在烟火气息里创造滋味生活,让徽菜品牌在传承创新中发扬光大。
这就是市人社部门牵头实施的“新徽菜 名徽厨”行动。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餐饮行业发展迅速,餐饮从业人员10万余人,培育出国家级、省级、市级名店56家,各级名厨100余人,限额规模以上餐饮企业由2016年的80多家增加至近200家,开展中式烹调师、特色风味美食制作等技能培训近7000人,有效促进全市餐饮从业人员技能技艺提升、就业创业提质、收入水平提高。
为大力推进“新徽菜 名徽厨”技能培训工作,我市结合本地地域特色、饮食习俗、产业业态等,不断优化皖厨培训内容,科学设置课时和补贴标准。目前已确定淮南牛肉汤、寿县咸水鹅、凤台马店羊肉汤、上窑馓子、淮南𦠿汤、八公山豆腐脑、芦集绿豆圆汤共计7个我市首批皖厨培育工程项目名录、培训课时及补贴标准,并经省人社厅统一发布。研发制定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制作2项专项能力标准,面向重点就业群体和灵活就业劳动者,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40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3.28%。
注重培育地方特色餐饮企业,扶持建设皖厨特色美食名品连锁店龙头企业,鼓励淮南许氏牛肉汤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安徽聚红盛农庄餐饮有限公司2家企业对照标准完善条件,积极申报省级“皖厨美食名品连锁店龙头企业”。为重点就业群体创办徽菜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共为53个徽菜创业项目提供117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6月份成功举办淮南市第五届优秀创业创新项目评选大赛,开辟皖厨创业专项赛,鼓励徽菜师傅参赛,评选出的优秀项目“真牛福家新派牛肉汤的商业模式创新”,推荐参加“赢在江淮”安徽省创业大赛徽菜师傅创业专项赛复赛。
与此同时,我市还推进“新徽菜 名徽厨”行动与“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的衔接融合。市文旅局积极开展美食评选活动,我市刘安点丹、菊花豆腐盅、牛肉汤、焦岗湖神仙豆等10道美食入选“首批游安徽‘不得不吃’的特色美食(小吃)名单”;寿县美味厨饭店、聚红盛农庄等4家酒店入选“首批游安徽‘不得不进’的特色美食(小吃)名店名单”;八公山区闪冲村、毕家岗街道黄山社区等2个村庄入选“安徽省特色美食村”。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精选了淮南市100多道美食,编印了“皖美好味道 百县名小吃”——《烟火淮南》美食画册。设计推出3条淮南市美食游线路,其中“烟火古城·美味狂欢”淮南特色美食二日游线路入选安徽省特色美食线路。利用各类节庆活动,我市部分美食体验店推出《烟火淮南》美食优惠促销宣传活动,发放餐饮类消费券2.3万张,价值150余万元;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淮南美食,在《淮南文化》杂志上开辟《烟火淮南》美食专栏,介绍淮南美食的做法、文化故事等。
据了解,我市将于8月底开展“新徽菜 名徽厨”职业技能大赛,年底前培训徽菜师傅650人次以上,完成除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其余5个皖厨培育项目专项能力标准。2023年起,每年徽菜专项职业能力标准不低于4项,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不少于1300人次。同时加大对徽菜师傅创业企业扶持力度,提供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等“一条龙”孵化培育服务。力争到2025年申报遴选认定1至2个“省级皖厨美食名品连锁店龙头企业”,积极申报省级皖厨创业街区,支持徽菜师傅创业和带动徽菜餐饮企业就业1.2万人。推动特色美食旅游线路、特色美食村、徽菜餐饮连锁企业和连锁店建设,争取入选省级标准,2022年争创1条省级特色美食旅游线路,建设2个特色美食村,新增徽菜连锁企业不少于2家,新增徽菜餐饮连锁店不少于10家。持续加大宣传推广和建设力度,到2025年,全市争取建设3个省级特色美食旅游线路,打造7个省级特色美食村,力争新增徽菜连锁企业11家,新增徽菜餐饮连锁店36家。(记者 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