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集区创建文明城市见闻
“生活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群众生活环境极大改善,文明素质显著提高。”日前,记者在谢家集区蔡家岗街道花溪社区走访时,小区居民李文军对创建文明城市以来身边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赞不绝口,幸福感溢于言表。
“在开放文明实践站,积极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我们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扎实推进垃圾分类,设置了垃圾分类示范站点,并安装了垃圾分类智能垃圾亭以及沿路垃圾分类亭。”花溪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街道和区执法局的指导配合下,我们通过集中宣传、入户宣传、党员示范等形式,积极组织居民开展民主协商,助力了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
“西城国际小区没有电动车充电棚及充电设施,群众意见大。”在谢家集区平山街道走访时,街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创建为民,要从小事上入手,从细微处发力。对群众反映情况,我们现场了解了小区电动车数量,查看了车棚位置,走访了小区业主、业委会、物业,并召开座谈会,与小区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充电桩设备企业研究安装方案,最终确定6处电动车棚安装地点,目前该项目已确定,下一步将紧盯工程质量,确保车棚、充电桩服务于民。”
步入唐山镇卧龙社区,小区舒适优美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流连忘返。
唐山镇卧龙社区负责人欣喜地向记者介绍说:“针对社区老人较多,行动不便实际情况,我们联合共建单位新华医院及志愿者,定时开展义诊活动,并入户上门为老年人进行身体检查,今年已开展义诊活动12次,为老年人送上各种药品约100多种,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区文明之声响彻小区,为创建文明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百姓生活幸福美满。”在谢家集区走访,记者亲身体验到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不断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谢家集区新华书店、邮政营业厅、李郢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李郢孜镇范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个点位接受了实地测评,各项动静态指标未发现明显扣分项,这为该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信心。聚焦2021年国检实地考察反馈的问题,谢家集区对照新的测评体系,倒排时间表,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掀起了创建文明城市新热潮。
“当前,谢家集区文明创建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短板,主要表现在车辆乱停放的问题依然突出,交通违法现象反弹回潮;商铺门前道路破损问题尚未有效解决,零星破损动态修补不够及时;门前三包落实不够到位,出店占道经营、店招店牌、餐饮油烟等整治工作常态化推进力度不够;菜市场创建水平仍然不高,还有一批城区菜市场亟待整治提升;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等方面。”采访中,谢家集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在紧抓疫情防控常态化推进的同时,区里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对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特别是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的卫生实施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下一步,区创指办将继续开展好联合行动,集中对辖区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区小区、农贸市场周边等相关区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市容环境、交通秩序、文明行为进行整治,时刻保持奋进状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落到位,为顺利实现年度创建目标积极贡献力量。”(记者 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