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淮河文化漫谈(第三季) > 臊泥塘巷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臊泥塘巷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6/28 11:00: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臊泥塘巷很短,位于寿县古城北街北段,西连北街,东通仓巷。步行也就是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在古时没有扩街之前应该二百步左右。很久以前这里是低洼的巷子,巷子里的下水道都是明沟,明沟的底部,因有树叶、垃圾等杂物,长年累月发酵,形成一种散发臭味的泥糊子。人们走在中间的一条石阶小路上,两边散发出一股臊泥味,这也是臊泥塘巷的由来。而在农村,“臊泥”却是非常实用的农家肥。过去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臊泥”的肥力很好,秋种时,把那“臊泥”运到地里,一季小麦的生长,就靠它了。

每当经过这个小巷,走在铺满青石板的小路上,回想小时候走过那臊泥熏人的情景,感觉像换了一个巷子一样。时代变了,环境和生活都变得干净、清洁和美好了。

如今的臊泥塘巷子里中段,往北的过道里还留有一面土圾墙,用四根旧木棍斜撑着。这一面墙上,依然保留着一扇木门和一个用五根木条格的小窗,风穿过木格,窗内白云,窗外蓝天,我走近前摸一摸土墙,风化,皲裂,脱落,仿佛一下子就触碰了岁月的痛,而一枝藤蔓正悄悄地爬上墙顶,在风中摇曳。

小城里的古井很多,几乎每一个巷子都有井。井名也是意味深长,比如什么三眼井、旗子井、大钱井、八卦井、九龙井等等,流传着许多的轶闻趣事。臊泥塘巷子里也有口井,靠路南,现在已经被填实了,井石依在。孙奶奶说她十几岁时嫁到臊泥塘巷,常到井边洗菜洗衣服。她说以前井的四周呈簸箕型,北宽南窄,井位于中央。圆形的井口有十八绳道,这个井叫十八罗汉井。于是我来到古井旁,数了数,果然是十八道井绳凹槽。十八罗汉,于是就联想到距离巷子不远处的圆通寺,古时的十八罗汉塑像就在寺里。最初这口井是不是圆通寺里的和尚在此建造的呢?时间久远,已无处考证。但小巷留有一个这样的传说,清乾隆时期,小巷里住着一户人家,有个女儿叫小莲,苗条俊秀,常常在罗汉井边洗衣。圆通寺里有个叫阿福的年轻和尚也常到井边挑水,一来二去,阿福喜欢上了小莲,而小莲也钟情于阿福。在一个夏天早晨,他们私奔去了阿福老家的一个村庄,耕田种地,相依相守。据说他们后来儿女满堂,有个儿子考取进士,听说小莲和阿福年老的时候曾回到小巷来过,又匆匆而去。

古时这个巷子里住的都是贫民阶层。靠近巷子西口住着一个李老奶奶。今年也已经九十多岁了,搬到这里住有几代人了。她说他们家是“使船人”,也就是船民,这里距离北门很近,过去都是水路运输,所以这一带有很多的船民。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县轮运队的办公室就设在巷子南边的大院子里。

过去臊泥塘住着李、陈、张等姓氏。靠巷东边的陈家,几代都住在臊泥塘巷。陈家上一辈老弟兄六个,后来分家,四个兄弟搬了出去,现如今住在巷子里的只有老二和老六了。陈老二家媳妇姓孙,是六十年前从古城小马家巷嫁过来的,陈家也是一个平民阶层,过去是做瓦匠的,给别人家的房屋修修补补,挣钱维持家用。陈家大门口旁,有一方老门石,石上依稀可见可有莲花的图案。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花的颂扬是:“出淤泥而不染”。而臊泥塘巷的人们身居此地,内心里却依然寄托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向往。

阳光从屋檐上斜照下来,独自徘徊在古巷里,时光在脚下穿过,一个圆形的石磙静静地直立在墙角里,仿佛默默诉说着流逝的时光。(王晓珂)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