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八公山文艺评论(第七季) > 乡土的守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乡土的守望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6/8 11:35:1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读长篇小说《身土不二》有感

由原沈阳军区副政委潘瑞吉将军题写书名的长篇小说《身土不二》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以新时代农民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在土地制度大变革时代背景之下,农民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家园的眷恋与守望为主线,描述农民幸福观并为之不懈奋斗和探索、突出以爱土地、爱家乡直至爱祖国这一鲜明主题的长篇小说。

作品注重从安土重迁是中国人固有的思想观念的视野,挖掘对乡土的眷恋与守望,寄托着一个走出生养自己的乡土那一份执着的情感。从主人公何身土铺开,写出当今中国社会的众多农民子弟,随着改革的大潮涌进城市,通过诚实劳动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何身土把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选择用在家乡这方热土上播种希望与幸福。使读者从何身土的身上,看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离开土地,又回到土地,对何身土而言实现了生命的涅槃,是建设家园、共同富裕人生理想的自觉践行,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农民创新创业的真实体现。乡土,是国家的组成部分;热爱乡土,这是热爱祖国的前提。作品紧扣爱土地、爱家乡和乡村振兴时代主题,对市场经济所代表的资本化、利润化、物质化的价值观进行了反思,诠释了只有祖国的每一处山山水水、边边角角、方方面面,都与贫穷告别,走向富裕,小康生活才是实在的,现代化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后劲这一时代主题,回答了“真正的幸福,其实就是努力构筑起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安宁的处所”这个古老而又现实的命题;倡导地不分贫富,人不分南北,每一个人都应把“身土不二”的精神溶进自己的血液之中的生活观、价值观和幸福观。诚如是,则是国之大幸,民之所愿。

农民要自尊自爱自强、敢于与命运抗争、与贫穷博弈、坚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爱土地、爱家乡的民族观念,心怀家国情怀,这就是何身土的形象。何身土命运坎坷,但从不向命运低头。他出生在物资贫乏的农村,但伟大的时代,给了他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何身土的身世是真实的。当他母亲十月怀胎的时候,父亲离世,贫困的母亲遭到沉重打击。母亲不想把他生下,几次堕胎不成,还是把这个“讨债鬼”给生下来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命运又总是容易纠缠着卑微的生命。在他十几岁头上,母亲病逝,他的生活又一次陷入绝境。命运向他关上了一扇门,却也开启了一扇窗。他被哥哥姐姐送到了一个好人家,读完了高中学业的他,随后又和千万个农家子弟一样,投身到进城的打工潮之中。他做苦工能吃苦,同时他聪明,有理想,有主见,他终究在打工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精彩。有了钱的何身土,没有拿着这些钱到城里买豪宅置家业,而是把这些钱无偿用到自己村兴办集体经济中,为村民共同富裕不遗余力。他的牺牲、他的付出、他的艰辛与那深沉的家国情怀,读了令人潸然泪淋。

《身土不二》的书题,也是作者颇为用心制作的。“身土”、“不二”是书中男女主人公名字的组合。取男主人公何身土的“身土”二字,女主人公柏艾即“不二”的(谐音),组成“身土不二”一词,其含义即为: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与这块土地不能分离。扩展为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维护民族利益的责任与使命的象征。何身土致富不忘建设新农村,女主人公柏艾作为农村考出去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对农村的坚守,他们两同时选择为家乡梅都何村的发展奉献,又同时收获到了自己真正的所爱。“身土不二”的融合,回答了一个命题: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何身土、柏艾的选择,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回答。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更离不开“义”。没有青年人的参与,乡村振兴终究难以为继。没有“义”的坚守,乡村没有精神内核。作者把背景放在以“孝”为先,以“义”为重的千年历史文化名村梅都何村,算是对这个问题寄予的一种期望,是这部作品的底色。

《身土不二》寓义对乡土的执着守望。这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坚守。有守望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未来。“人类应深刻反思历史纵深下身处的土地上有人类信仰的丰富,与自然所赐下的地方,让我们所居住的土地、家园,真正成为有故事的地方,一个与人类同在的所在”。这就是我认识的《身土不二》。(征 平)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