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为八公山高质量发展绘就更加浓厚的生态底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为八公山高质量发展绘就更加浓厚的生态底色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3/15 9:30:3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公山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以前这里水很臭,现在水变清了,空气也好了,我们下班后都喜欢来这遛弯!”在八仙阁公园里散步的市民张先生高兴地说,这都得益于政府的环境治理项目。

去年,市整改办开展“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时发现,八公山区八公山涧沟(八仙阁段)水体呈褐色、有刺鼻气味。市整改办将此问题交办八公山区,该区住建局随即实施八公山涧沟清淤治理项目,对八公山涧沟八仙阁流域开展清淤治理工程,治理面积长600米、宽40米,工程完工后水体重回清澈。

良好生态,是八公山区的一张名片,更是八公山区的一份责任。近年来,该区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环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生态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大”保卫战勾勒美好生态画卷

2021年,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3.4%、13.8%,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顺利实现“两降一升”目标。PM2.5和PM10日均浓度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八公山区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美好八公山。

在“蓝天保卫战”中,该区依托大气污染防治“五控”工作机制,认真对照“十查十做”表,积极落实“一区一策”治理方案,开展涉VOCs企业治理、机动车路检路查专项行动、锅炉和炉窑综合整治、秸秆禁烧、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提升改造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大扬尘治理工作力度,2021年处置整改市大气办巡查交办突出大气问题196项,空气质量总体得以改善。

在“碧水保卫战”中,该区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对6个入河排污口,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并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监管。同时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山王镇闪冲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闪冲大沟闪冲村段提升改造,重点解决闪冲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在“净土保卫战”中,该区开展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推进固体废物污染排查整治行动,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调,实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范围全覆盖。同时以农村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紧盯问题整改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矿山环境治理对我们群众来说是大实事、大好事!”在八公山镇一处采石塘口附近的村民李大爷说,治理之后山青了,水绿了,环境更好了。

“绿盾2019”专项行动反映八公山区问题点位36处,其中有位于八公山镇、山王镇、妙山林场采石塘口11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村民为了增加收入,利用山场区位优势,开始采石,发展建材生产,严重破坏了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近年来,八公山区多措并举进行停采整治,对石灰窑、采石机进行拆除,封锁了采石塘口并对采石塘口进行生态修复,在塘口栽种了果树及在沿山道路栽种了生态林,进行了植被恢复,如今草木郁郁葱葱,果实满枝。

该区扎实做好“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在2021年初制定工作方案,指导各单位对既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回头看。去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31件信访件已全部通过验收销号,反馈问题按时间要求有序推进,“严、重、促”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涉及上游社区雨污分流工作已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销号。

“各责任单位要把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在今年3月9日召开的八公山区环委会2022年第二次会议上,该区主要负责同志强调,要坚持清单化抓整改,闭环式抓落实,把整改进度往前赶,把整改质量往上提,确保所有问题按期改彻底、改到位。

有效环境监管提升群众生态福祉

2021年,八公山区集中执法力量,加强环境执法检查力度,办理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处罚案件11起,并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双随机检查33家。

“我们区始终把环境信访工作作为事关民生和稳定的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发挥‘12369’环境投诉热线和12345市长热线的作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受理群众投诉。”该区环委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区全年共受理环境污染投诉和来信来访58件,全部及时进行了办理,调查处理率和办结率达100%。

同时,该区增强执法服务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监管执法正面清单工作,确定进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6家,实行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模式,坚持利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用电监控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对15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首次经告知后积极整改到位的,予以行政告诫,免于行政处罚,有效减少了企业的不良信息。(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