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坚持为民惠民 汇就文明底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坚持为民惠民 汇就文明底色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3/10 9:53:0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田家庵区深入推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2021年,是我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田家庵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半月调度、网格长包保、点位长包保、万名志愿者共创文明城市等体制机制不动摇,迎难而上,奋力攻坚,全面实施“八大提升行动”,着力开展“6+3”重点工程,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城市面貌出现了显著变化,推动全区创城工作实现了整体提升,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健全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田家庵区把创城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完善体制机制、落实包保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形成了联动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完善领导机制,成立了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指挥长的创城指挥部,指挥部下设12个专项工作组,建立了指挥长月调度、副指挥长半月调度、工作组随时调度的常态化调度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组织指挥体系。

落实包保责任。建立了区领导包保街道(乡镇)制度,21位区领导督导乡镇街道130多次。坚持网格长街巷长包保机制,对全区101个网格单位、170条重点街巷实行区领导、区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乡镇街道三级包保。

强化组织推动。坚持“万名志愿者 共创文明城”机制,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集中行动8次,累计参与3万人次。推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包保社区,75家区直单位结对包保77个社区。开展整治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万人次。严格督查整改。坚持区创城办专项督查,指挥部效能问责组、区创指办牵头联合督查,区领导率队督查,区创指办人员定向包保指导乡镇街道常态化督导等日常工作机制,全年印发督查通报31期,印发交办单80期,推动市月度测评问题、市纪委“三个一百”督查交办问题、自查问题解决。

聚焦重点难点,全力攻坚克难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田家庵区突出补短攻坚,在全面实施“八大提升行动”49项具体工作的同时,攻坚“6+3”重中之重,即交通秩序整治、空中线缆整治、道路破损修复、占道出店经营整治、店招店牌整治、公益宣传、“门前三包”、餐饮油烟整治,实打实、硬碰硬地补短板、强弱项,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发自内心支持。

全面推进菜市场改造提升。龙湖菜市场、泉山菜市场、淮河农贸市场、朝阳菜市场整治取得积极进展,南山村菜市场、幸福雅园菜市场、南岭新村菜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淮菜市场即将建成投用。同时,不断加大菜市场文明创建管理力度。

全面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全区制作安装公益雕塑广告502块,其他公益广告2.6万余块;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平台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宣传;发放“文明餐桌”提示牌1.6万余只,《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市民文明行为条例》《文明养犬管理条例》及一封信、倡议书等宣传册页20万余份,《市民文明手册》5000余份。

全面完成基础设施修补,完成8个重点点位和2个城市商贸综合体及周边路面约160余处维修改造,在这次测评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全面整治交通秩序成效明显,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城市面上的“乱”的情况有效改观。线缆整治、出店占道经营整治、“门前三包”、油烟治理等重点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着眼常态长效,巩固创建成果

“目前,创建文明城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和力度,得到市民群众一致好评,也让市民群众产生更多的期待。如果不能保持常态,必然引起群众不满。”田家庵区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全区上下以“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的态度和决心,深入推进“6+3”专项整治,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建立健全长效常态文明创建机制,全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

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攻坚克难。大力推进居民小区文明创建,科学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扎实推进物业全覆盖,有效化解物业服务水平不高和停车难、充电难等老大难问题。加快推进空中线缆整治,总结经验和不足,整合各方力量,争取群众支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争取2022年国检之前基本整治到位。深入推进菜市场改造提升,加快推进朝阳、前锋、欣雅、柏园菜市场等城市中心地带菜市场改造,提升泉山菜市场管理水平。综合推进交通秩序整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强人行道和商铺门前停车整治,向背街小巷延伸。常态化修复道路破损,推动淮舜路、金家岭路等部分道路大中修改造,解决路面坑洼不平、排水不畅、缘石坡道不完善等问题。扎实推进店招店牌整治、“门前三包”和餐饮油烟治理,规范市容市貌基础管理。

健全完善机制,持续压实责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调度、督查、考评、问责制度,完善“路长”“网格长”“街巷长”“楼栋长”管理体系,压实创建工作责任。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社区制度,实现常态长效。加强充实区创指办工作力量,加大创建资金投入。

加强宣传引导,持续浓厚氛围。坚持全媒体、全方位宣传全民创、全域创,大力宣传文明创建取得的成效,提振信心,振奋精神,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记者 李东华 见习记者 刘晓彤 通讯员 吴喆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