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乡村振兴在行动 > 土地托管端牢饭碗 提质增效多方共赢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土地托管端牢饭碗 提质增效多方共赢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2/24 11:11: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谢家集区土地大托管促进乡村振兴

站在田埂上极目远眺,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绿油油的麦苗已将大地装扮的生机盎然。

“俺家托管了16亩多土地,每亩地650元。土地托管既解决了俺家没有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又保障了俺的经济收入。”日前,记者来到谢家集区杨公镇走访,正在麦田里忙碌着的杨公镇前瓦村村民王丙敬告诉记者说:“我和老伴都已经70多岁了,孩子们也都在外地工作,以前到种地的时候就发愁,现在土地托管了,俺不再发愁家里的地没人耕种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前瓦村地势以平原丘陵为主,耕地起伏不平,田块零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1年,杨公镇启动了前瓦村整村农业生产大托管项目,全村454户农户将土地托管至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政府及村集体筹资对土地进行平整,沟通水系,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确定农户保底收益的前提下,将土地统一分片委托给服务主体种植。

采访中,潘集区泥河青源家庭农场场长李友青告诉记者说:“我以前一直是流转农户的土地耕种,因为不是统一流转的,土地东一块西一块的,机械化设备根本上不去。去年,我从前瓦村租了3600亩土地,全部都是集中连片的,机械化设备全部都可以一次性下去,这样3600多亩地光是机械成本,我一年就节省了十五六万块钱的生产成本。”

“按照‘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群众自愿、确保利益’的原则,‘大托管’模式用活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村民收入增加了,企业效益提高了,村集体从中收取托管服务费,可以用来发展集体经济、造福村民。”杨公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现行粮食价格,在农资价格、柴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下,普通稻麦轮作每亩每年扣除硬性成本后,每亩收益约为625元左右。土地托管后,农户每亩有650元的保底收益,若考虑粮补等因素,农户等于不必经营种植,不投入农业劳动力,也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同时,种植大户因为每亩的种植成本降低,利润也在200多元以上。村集体经济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每年也有20万元左右的经济收入。土地托管可以说是实现了多方共赢。”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委区政府经过精心调研并多轮次征求意见,决定在全区实施土地大托管改革试点工作,首批试点村5个,总面积12000亩,其中杨公镇前瓦村为5000亩整村推进。”谢家集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实施土地托管离不开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革新,我们区在土地托管初期就算好了土地托管前后农民的收益账、整体产出效益账和长期发展得益账三笔账,并把政策向干群宣讲。土地托管使青年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一方面可以更加安心地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另一方面,由于摆脱农业劳作,能够逐步转变生活习惯,从农民向股民过渡。另外,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增减挂等工作的推进,农民享受到城乡融合发展带来的更多得益,提高了生活品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土地托管项目的最大风险在于承租方经营不善导致拖欠租金,谢家集区通过多种方式精心引进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分块发包,力争将风险降到最低。该区将土地托管服务方的选定当作招商引资工作来抓,区镇领导带队,前往意向承租方进行实地考察,重点查看承租方已承租规模、在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情况、自有农业机械设备情况等,并对通过银行对承租方征信记录进行查询。该区还同承租方签订补充协议,要求承租方必须购买淮南市大托管政策配套的种植收入保险,否则不予拨付任何农业补贴。该保险每年保额2000元,基本可以覆盖生产成本和土地租金。在试点范围选定后,该区立即启动对托管地块测绘,并根据测绘成果,包装了非标债券项目,开标后立即组织进场施工,确保了及时将土地交付,不影响下一季种植。

“目前,2021年度试点地块已全部播种完毕,每亩可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100元。”谢家集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土地大托管盘活了分散且固化的农地经营权,培育了多元经营主体,搭建了竞争性的交易平台,降低了农业的生产组织成本,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新增了可用耕种面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大托管项目试点,结合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分类有序推进托管面积不断扩大,力争每年新增土地大托管面积3万亩以上。”(记者 苏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