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那就是咱们社区的光伏充电一体化车棚。电动车充电便宜了不说,咱社区还能有一份额外的公共收益,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呢。”在田家庵区舜耕镇惠利社区,“光伏充电一体化车棚”这个“新事物”成了社区群众热议的话题。同时,它也是市审计局和中国广电淮南市分公司创新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有益尝试。
创建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如何使投入的资金持续有效的发挥作用?市审计局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一段时间的现场调研走访,审计局志愿者们收集整理了群众反映意见相对集中的问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解决电动车“充电难”“充电贵”问题,经过慎重的考察研究讨论,光伏充电一体化车棚最终进入了市审计局创新开展文明创建的“视野”。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双碳”达标被确定为重点工作之一,实现高效、低碳、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光伏充电车棚虽然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但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材料多为模块化设计,车棚的大小、规模组合灵活,对地理条件要求不高。在一次交流中,市审计局和中国广电淮南市分公司达成了共识,决定共同投入为田家庵区舜耕镇惠利社区建设一座光伏充电车棚,以实际行动为我市文明创建增光添彩。
这座价值4.5万元的光伏充电一体化车棚于2021年12月15日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车棚整体造型美观,长约18米,宽约2.2米,光伏装机容量9.36KWP,年发电总量可达一万余度,为居民爱车遮风挡雨的同时可供给40辆电动车充电。“这个光伏充电车棚有三大优势,充电便宜、支付便利、安全可靠。”惠利社区一名热心的群众向记者介绍说,这个光伏充电车棚设计的收费标准仅有市场平均价格的四分之三,小型电动车辆投币1元可充电5至6小时,充电设备支持投币、刷卡、微信扫码等多种支付模式,无需关注公众号或下载APP,方便老年居民操作,设计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实现电动车集中统一管理,可有效改善社区“飞线充电”、“拆卸电池上楼充电”等诸多安全问题。
据了解光伏车棚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为确保车棚正常运行使用,同时体现其可持续价值,市审计局、广电淮南公司与惠利社区以及生产厂商签订协议,合理分配车棚建成后的使用收益:“雇佣长期管家”,约定收益的30%由设备厂商收取,用于车棚整体的日常维修、维护和保养工作,一劳永逸的解决了二十余年设备日常管养难题;“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约定收益其余的70%由惠利社区收取,专款用于社区文明创建工作,创造性实现文明创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惠利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吴莎莎告诉记者:“光伏车棚主体光伏材料采用普通的光伏组件,整体造价不高,加上光伏发电除供给车辆充电以外,多余电量还可并入电网,收益有保证,可以多样化服务社区治理,对社区而言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资金要投用在创建“刀刃”上,办实事要办到群众“心坎”里。市审计局和中国广电淮南市分公司的创新举措,为我市的文明创建画上了一处“别样的风景”。(记者 贾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