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服务终身学习 致力美好生活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服务终身学习 致力美好生活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2/27 10:03:4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第九届淮南市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淮南新华书店有限公司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不久前获得第九届淮南市市长质量奖荣誉称号的淮南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旗舰店——淮南图书城,只见书店内熙熙攘攘,舒缓的背景音乐环绕下,从一层到三层,随处可见妈妈伴儿子、爸爸陪女儿聚精会神专注阅读的场景,氤氲书香弥漫在书城的角角落落。

正在二层巡视的淮南新华书店总经理李小松向记者介绍:“新华书店作为党的文化产业和国有企业,在纸媒和网络媒体快速发展交融的特殊阶段,正以服务终身学习,致力美好生活为使命,坚持通过最人性化、最细腻的高品质服务,充分发挥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淮南新华书店打造成淮南学子求知成才的免费知识大观园和淮南市民提升素质、彰显价值的免费文化体验馆,为淮南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如何实现淮南新华书店发展的愿景,彰显企业社会价值,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抓住质量这个“牛鼻子”至关重要。

为此,淮南新华书店以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契机,从领导、战略、资源、顾客和市场、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结果这七个维度,紧密结合公司实际和内外部经营环境,将企业目标、愿景、战略和价值观融入卓越绩效管理的实施和激励全过程。守正方能出新。通过卓越绩效的稳步导入、持续改进和优化,一项项为读者量身打造的质量提升新举措陆续推出,一张张闪亮的文化名片熠熠生辉。

淮南新华书店在进好书的同时,根据读者需求,提出“进书店,你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你服务什么”的承诺。淮南图书城在寸土寸金的营业区内配备了188个小板凳、长条椅,增设了读书会、亲子阅读区、淮南非遗文化精品馆,满足了读者需求,营造出了更舒适休闲、更有文化气息的购书、阅读空间。淮南图书城在多元化经营上也不断开疆拓土,新增了电教学习产品、读书沙龙、吉他培训基地、少儿编程讲座、名家讲坛等相关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了读者多元化文化需求。

在2018年开始成功运营淮南新华书店新世界共享书店的基础上,又陆续建成了万达店、八公山店和淮南师范校园店三家共享书店。在这里,读者只要下载APP,交纳一定的押金,就可以将书店任意2本图书借出,并享受10天的免费阅读期。读者不但可以在该店借书,还可以在安徽省内任意一家新华书店共享书店进行异地还书、借书。如今,这些极具个性化、主题化的共享书店,已经成为我市众多读书爱好者的网红打卡点。

伴随着品牌服务质量的提升,淮南新华书店会员数已经达到13万之多,经营业绩亦同步水涨船高,从2018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连续上升趋势,预计今年还可继续创下新高。全市6个新华书店卖场得以升级改造,升级后的各门店不仅完善了服务功能,更是为读者倾力打造了优雅舒适便捷的阅读环境,顾客满意度由2018年的86.35%上升至2020年的90.11%。面对记者,正在书店购书的市民朱勇军不乏溢美之词:“淮南新华书店免费看书、免费抄书、免费拍摄的‘三免’服务确实值得点赞!每到寒暑假,这里是我和孩子必来的阅读天堂。”

安徽省亲子阅读体验基地、田家庵区新世界书店“2021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推选”中国“十佳商超店”、安徽省第一家高校校园书店——淮南师范学院“阅+共享书店”、淮南市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等诸多荣誉加身,站在“淮南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的新起点上,李小松说:“追求卓越永无止境,淮南新华书店是我市最大的国有文化企业,在书籍出版、发行和零售方面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85%以上。我们将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升服务质量不懈怠,以优质的图书、精美的文创、特色的地域文化,让阅读、休闲和线上线下互动体验交织共融,增强竞争优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新华书店’这个红色品牌体现‘时尚’、保持‘经典’,为质量强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记者 谢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