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委老干部局获评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在12月21日召开的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淮南市委老干部局荣获“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在全省地级市老干部局中唯一获此殊荣。
近年来,市委老干部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的支持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以“让党放心、让老同志满意”为宗旨,以“全省争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工作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时代精神和“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理念,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不断推动老干部工作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用心用情服务,从优落实“两项待遇”
市委老干部局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出台的一系列关于老干部的政策规定,从优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年春节、中秋、重阳节亲自带队上门走访慰问,亲自主持召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会和老干部学习会,市委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老干部工作汇报,每逢重要会议前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建立常态联系制度,发放连心服务卡2万余张,定期家访、常态化电话联系,打通了服务老干部的“最后一公里”。按照“246”工作法开展走访慰问,不断提升日常服务水平。即坚持开展易地安置、异地居住离休干部走访慰问和困难、破产企业离休干部走访慰问的“两上门”工作;坚持开展春送祝福、夏送清凉、秋送政策、冬送温暖的“四季送”工作;坚持开展逢重大节日必访慰问、生病住院必访探视、生日必访祝寿、遇大事必访看望、有特殊情况必访了解、家庭困难必访帮助解决的“六必访”工作。不断细化精准服务举措,在全省率先建立“情暖夕阳”困难老干部帮扶制度,每年列出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离退休干部及遗属困难帮扶。建立老干部服务用车平台,坚持不分节假日、24小时用车保障制度,年均出车1900余车次,服务老同志2800余人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离休干部430名,征集意见建议139条,对老同志反映的问题认真梳理,制定完善“一人一策”服务机制和工作台账。
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创新赋能发展
市委老干部局开拓创新,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推动老干部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2017年9月,在全省第一家成立市级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并实现县区离退休干部工委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老党员之家”和“三室合一”建设,探索形成了四种离退休党建模式、分级分类管理、“双重”述职评议、“五星级”评级管理等工作经验,多次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市委老干部局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开拓创新,强化“三化建设”,建立“一周清”“一年知”制度,做到离休干部信息日更新、周报送,退休干部信息一年更新一次,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在全省首家建立落实“干部荣誉退休”制度,进一步提升了退休干部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全市老干部工作系统深入开展当好服务员、宣传员、联络员的争当“三员”活动和“争创模范部门”主题活动,持续强化老干部工作“四项竞赛”,不断激发老干部工作队伍内生动力。创建老干部工作“四个品牌”,凝聚工作合力。以“银发先锋”为统揽,认真抓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每年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五好”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四好”离退休干部党员评选表彰,先后有108家离退休干部党组织、112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受到表彰,广大离退休党员在党建引领中奋发有为;以“夕阳添彩”为引领,利用离退休基层党组织、银发人才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夕阳添彩”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等平台凝聚引导广大老同志积极投身普法教育、信访维稳、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关心下一代等中心工作,着力唱响主旋律、传播好声音;以“舜耕晚情”为抓手,在全省率先将离休干部医疗统筹费提高至每人每年8万元,2019年全面建立离休干部就医“绿色通道”,实行“一卡通”就医管理,为离休干部提供就医绿色通道和全程导医服务,带着满腔热情、深厚感情,把中央和省委、市委对老干部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以“幸福家园”为阵地,不断健全老年教育网络,不断提升基层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水平,给老同志打造了一个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幸福家园”入选省、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记者 李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