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聚力首届淮南转型发展大会成果转化 >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与淮南的机遇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与淮南的机遇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2/22 9:38:4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安徽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王 振

随着国家发改委《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的全面推进,淮南接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更加积极、更加深远的发展机遇。2019年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呈现出上海龙头高高引领、江浙两翼开合奋进、安徽接轨强势发力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淮南市作为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中的重要一员,既分享着国家战略实施带来的重大机遇和动能聚合,也为长三角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努力参与与探索实践。要充分认识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充分把握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紧密结合淮南的特点与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且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要求,长三角地区要实行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这个更高质量,就是新时代赋予长三角地区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深刻理解。一是更高坐标的区域定位,就是要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中,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就是要推动区域合作从以往的项目协同模式向现代一体化模式转变,着重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生态治理、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公共领域,在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推进更多的一体化实践。三是更加协调的区域发展,不仅要深化区域联动、融合发展,还要推动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加快缩小差距、共享发展。

特别要深刻认识国家对长三角地区赋予了更高坐标的区域战略定位。我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率先实现现代化、加快建成世界级城市群,是长三角地区中长期发展的两大关键战略坐标。从率先实现现代化看,一体化发展是不可跳过的必由之路。比如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要素流动畅通、要素市场一体化,必须以区域一体化为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流域性、系统性治理,更是以区域一体化为基础。从加快建成世界级城市群看,一体化发展是不可替代的强大动能。当今最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欧盟等,都拥有世界级城市群,从他们的这些世界级城市群,除了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充分的人口流动性、均等化的优质公共服务、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等基础性优势外,还都拥有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和科技创新策源的能力,而且都达到了影响全球的能级。 (下转A3版)

我们长三角城市群,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但与世界级城市群尚有不小的距离,这也正是当下上海正在努力打造的城市核心功能,但只有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聚合力量、共建共享,才能加快提升全球资源配置与科技创新策源两大世界级功能。

二、上海打造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最重要最具突破性的国家战略部署:一是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二是高标准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三是实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其中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最值得关注的特点或者亮点,就是跨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级行政区,并由上海牵头推进。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于2019年1月正式启动建设,规划面积2300平方公里,包括上海的青浦区、苏州的吴江区、嘉兴的嘉善县,首期启动660平方公里,覆盖五个镇。示范区以生态绿色为切入口,不改变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探索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如何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打破行政边界。在公共领域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政策制度方面,探索构建“标准统一、规则一致、平台链接、资源共享、数据流动、一网通办”的框架体系。改革重点领域包括了统一规划管理、统筹土地管理、建立要素自由流动制度、创新财税分享机制、加强公共服务政策协同等。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被称之为自贸区中的自贸区,是我国推进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引擎。对标国际贸易投资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深化制造业开放、扩大服务业开放、发展新型贸易,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实行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提升网络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加强与各地海关特殊监管区、自由贸易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联动,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国家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之后又一个全新的开放形态。该枢纽从苏南长江口经上海市域一直延展到杭州湾北岸,总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包括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一核”和向苏州拓展的北向拓展带以及向嘉兴拓展的南向拓展带。将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以高水平协同开放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通过更大力度的开放新举措,汇聚会展经济、总部经济、现代专业服务业和新型贸易,打造更多全球性的贸易功能平台、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中心,打造长三角城市会客厅,加快提升枢纽功能,形成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新高地和服务长三角各地发展的新枢纽。

三、长三角共筑区域创新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长三角地区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长三角地区集聚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科创资源,已形成比较前沿且达到规模化能级的科技创新集群。特别是全国共四个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长三角地区就拥有张江和合肥两大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区域创新共同体,就是要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共同完善技术创新链,形成区域联动、分工协作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人才流动和科研资源共享,联合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两大领域加大推进改革创新:

一是共同打造全球影响力创新链,加快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创新策源能力,可分解分基础科学策源能力、关键技术策源能力和产业创新策源能力。三个策源组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创新策源链。打造全球影响力创新链,要以持续性的大量研发投入、多领域的一流科研院所集群、多样化的高端人才集聚和活跃的社会风险投资等四大资源要素供给为基础和前提。正因如此,长三角地区最有条件也最有可能在增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上发挥更大作用。从近期的布局看,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合作共建共享大型科技装置与设施,包括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技术交易大市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大平台;布局国家实验室,合作共建高水平新型研究机构,如上海与合肥的紧密合作,在上海共建量子通信国家实验室,在合肥共建能源研究院等;联合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领域,构建以行业头部企业为牵引的联合攻关机制。

二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等优势制造业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建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年讲话中提出,要聚焦关键领域发展创新型产业,加快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当前长三角地区的创新链与产业链正呈现空间分离的趋势。即产业链呈梯度布局空间特征,随着长三角立体交通网的更趋发达完善、营商环境的一体化推进,中小城市原来的短板得到了明显改善,商务成本优势更加突显,产业链将呈现进一步扩散的趋势。但创新链越来越集中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等中心城市,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更趋于向这些中心城市流动、集聚。

如何解决创新链与产业链空间分离的新矛盾,对于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至关重要。这也正是长三角共建区域创新共同体的重要任务。为此,一方面要坚持发挥各地特别是中小城市商务成本梯度优势,促进区域有效分工,提升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目前各中心城市在做大做强对创新和人才有更多依赖的产业链高端和新兴产业的同时,正积极通过合作园区建设、创新财税分享制度、构建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把对用工和成本比较敏感的生产环节、配套企业更多扩散到中小城市,实现两地共同发展。比如正在推行的新型创新飞地模式,就是中心城市的一些国家级园区,利用其他城市的土地与用工成本优势,通过建设合作园区,加速创新孵化成果产业化。另一方面,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融合。近三年来中心城市不断开放各类公共创新平台,让各地企业可以低成本地共享;提供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让各地企业可以享有本地同等待遇,更加便捷地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乃至创新孵化基地,充分利用好中心城市的人才优势、平台优势和资金优势,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空间融合。

四、把握机遇,加快淮南转型发展

淮南要瞄准上海正在着力落实推进的国家战略部署,瞄准三省一市正在积极开拓创新的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特别要把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呈现的五大机遇,即国家对皖北的政策倾斜、沪皖结对合作帮扶、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接轨改革开放前沿、共享中心城市资源,坚持改革开路、创新赋能,深化“双招双引”、聚合发展动能,聚力园区经济、打造产业集群,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体系,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食品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造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要依托淮南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深化与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合肥,乃至深圳、广州等地重要开发区的合作交流,在产业发展理念、营商环境改善、产业综合服务等方面全面接轨,在园区合作、产业合作、创新合作等方面全面创新。特别要积极“比学赶超”,比如可以比学滁州的一些积极做法,在尊重合作方利益、调动合作方积极性方面,可以有更多的务实举措,在构建利益共享合作机制方面大胆闯、大胆试。更多主动地对接上海闵行区的发展优势、发展定位和发展所需,在“创新飞地”建设上积极布局,早出成效,并在沪苏浙结对帮扶皖北8市中率先摸索出积极有效的实现路径。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