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一辆载着价值2万元、400袋“店集贡米”的车辆驶出潘集区泥河镇店集村,驶往田家庵区。这批“店集贡米”将作为“淮南礼物”赠送给参加淮南天平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年会的全国各地客商。在年会上,泥河镇镇长张伟现场推介“店集贡米”,既带动了“店集贡米”销售,也扩大了“店集贡米”的知名高度。
店集村背靠淮河支流——泥河,气候适宜,土质肥沃,适宜大米种植。经安徽省权威技术部门检测,店集村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各项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店集村是“店集贡米”的核心产区。“店集贡米”具有乳、香、亮、软四大特点,于2020年12月通过农业农村部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时曾游经潘集店集,吃过店集米后无法忘却。朱元璋登基后,特地下了一道诏书让店集米上贡到皇宫,“店集贡米”由此得来。同时,店集村拥有黄心乌白菜、草莓等特色农产品,眼下正是黄心乌、草莓上市的时节。
“店集贡米、黄心乌、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因知名度不够,导致市场销路不畅。”市人大常委会驻潘集区泥河镇店集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作队驻村后,积极引导村民扩大店集贡米、黄心乌、草莓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值得一提的是,“店集贡米”通过“公司+农产品地理标志+基地”方式,已由一村推广到全域种植。潘集区共有授权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示范基地10个,面积10万亩。“店集贡米”生产基地已列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有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的系列大米荣获“绿色食品A级产品”“有机食品”“安徽名牌产品”“安徽省绿色食品50强”及国家“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等荣誉。在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的推动下,昔日皇家贡米,今已走上百姓餐桌。同时,工作队积极开展消费帮扶活动,拓宽店集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率先行动,采购了店集贡米、黄心乌等特色农产品,总价值近万元。在采购特色农产品过程中,工作队坚持向监测户、边缘户倾斜。“工作队采购了我家40袋黄心乌,家里增收了800多元,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脱贫户李如告诉记者。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工作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将引导店集村民尝试种植板栗树,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努力为村民种好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刘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