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第三届皖台高校科技文化交流论坛侧记
初冬时节,暖阳依旧。
11月23日至24日,安徽理工大学第三届皖台高校科技文化交流论坛在淮南举行。论坛邀请在大陆学习生活的台湾师生10人线下参加活动、台湾师生10人线上参加活动,安徽理工大学师生20人、淮南师范学院师生10人线下参加活动。来自台湾的青年学子与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师生一起,携手体验全新的科创文化旅程,探讨学科热点问题,体验淮南创业环境,参观水滴空间科创基地,听取《淮南子》文化讲座,游览寿县古城、八公山景区等,了解淮南历史文化,促进两岸师生交流。
安徽理工大学第三届皖台高校科技文化交流论坛由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淮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安徽理工大学承办。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台湾淡江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水滴空间科创基地作为支持单位参加。
赞叹智慧城市科技创新
论坛让皖台学子相互了解各自在该领域上的研究成果,探讨学科热点问题,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渠道和专项债的应用研究、化工安全与热分析技术、职业健康防护等多个学科和领域,为后期加强双方在技术和应用等层面的交流合作,以及未来在相关领域项目上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大学教育专业师资、实践平台和实训资源共享等话题,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参赛水平。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负责人邢宏龙告诉记者:“化学工程学院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学院拥有民用爆破器材与工程爆破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民用爆破学科实力处在全国的前列。这次安排学术讲座,两校的学子面对面交流,相互提高。”
在智慧谷和高新企业,两岸高校的同学们参观了淮南非遗馆,空间站模型,并陆续进行了体验,无不为全新的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感叹和向往。“淮南市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注重科技引领,加快科技创新,让我们应接不暇,确实让人赞叹。”来自台湾的答允煦参观和体验后,感慨不已。
感悟淮南文化底蕴厚重
在经济文化论坛上,学子们认为两岸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各具优势,经济互补性强,开展互利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淮南有寿春楚文化、“淮南子”文化、花鼓灯文化、豆腐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积淀,通过听取《淮南子》文化讲座,游览寿县古城、八公山景区等,促进两岸师生交流,进一步加深两岸在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合作交流。
11月24日,青年学子共同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和八公山风景区,一件件文物、一处处风景、一个个典故,让学子们进一步领略了淮南悠久灿烂的文化,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了更多了解。
刘上豪是来自台湾的博士,任教于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他告诉记者:“这两天的参访,开阔了学子们的眼界,增长了许多知识,淮南作为中国成语典故之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很让他们大开眼界。”
期待交流论坛越办越好
“这几天我们相互了解了很多,淮南豆腐等美食实在让人垂涎欲滴,淮南人民热情好客,这是一趟情感之旅,回台后我一定把我的经历和感受告诉他们。”台湾淡江大学校友会会长邱素蕙表示,期待两岸高校互动越办越好,把淮南独特魅力宣传出去。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学生代表范江薇同学成为了台湾师生学伴,相互交流、共谈未来,青年学子不断交流着见闻所感、专业所学、梦想所向。
市委统战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海峡两岸休戚与共,两岸青年学子通过两天的面对面互动,在交流中探讨了学术、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讲出了精彩故事,传递出了“两岸一家亲”的时代主题。(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