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深入实施“五大攻坚行动” > 生态修复,“淮南山水”更是“淮南底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生态修复,“淮南山水”更是“淮南底色”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1/8 9:45:5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 深入实施“五大攻坚行动”系列述评⑤

城市之美,美在生态。

生态何其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生态”一词逐年升温,时至今日,已经成为高频热词中顶流般的存在。今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四到团组,22次谈及“生态”,“生态”紧随“高质量发展”之后位列两会高频词第二位。

这不仅印证了“生态”的突出地位,更说明二者是良性互动、循环推进的辩证关系。高质量发展绝不是经济一个维度的增长,良好生态环境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一,二者不可割裂、对立,应一体推进、共同提高。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察大势者明,驭大势者智。

擘画淮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突出抓好生态修复,让山水淮南的城市形象更加彰显。

近日,市委书记任泽锋在署名文章《深入实施“五大攻坚行动” 让淮南这座老工业城市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中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淮南美好家园。”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情怀不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步履不停!推进生态修复攻坚行动,方向已明、思路已清、举措已定。

山水淮南!未来可期!

(一)这是淮南蝶变重生的必由之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保护与修复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发展问题。推进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开启资源型城市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新阶段,着眼点在于走出一条以环境优势塑造竞争优势的新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不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青山绿水,天赋淮南。“屏舜耕而衔两山,襟淮水而带三湖”。汤汤淮河穿城而过,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三山鼎立,瓦埠湖、焦岗湖、高塘湖三水环绕,梦想中的诗和远方并非遥不可及,诗情画意的美景美韵、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卷就在我们身边。

破题绿色转型的关键之举!“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贯彻“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进生态修复攻坚行动,能有效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直面短板弱项的现实考量!淮南作为老工矿城市,生态保护历史欠账较多。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特殊时期,产业结构偏煤偏重,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污染排放总量很大,污染防治任务十分繁重。加之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地表潜水位高,沉陷速度快、深度大、稳沉时间长,沉陷区综合治理任务异常艰巨。

推进生态修复势在必行!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攻克一个又一个痛点、堵点、难点,打赢一场又一场大仗、硬仗、胜仗,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久久为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淮南”值得期待!

(二)生态修复,这张考卷有深度。这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细致工程,不是一日之功,需保持定力,拿出“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当以精细化思维推进污染防治涵养绿色生态,以项目化思维推动采煤沉陷区华丽转身,以系统化思维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合力攻坚,向绿而行,孕育城市生态之美,塑造城市绿色核心竞争力。

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

一只鸟,能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一只鹳嘴翡翠能创收50万元。2017年10月,盈江县那邦镇那邦湿地出现一只鹳嘴翡翠,这是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的鸟类。这只鸟在湿地停留197天,吸引众多鸟类爱好者来此观测、拍摄。据推算,吃住在那邦镇的“鸟友”,至少带来50万元经济效益。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

言犹在耳。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严控增量,以精细化思维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以赴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淮南。

呵护“一片蓝天”。找准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症结,对症下药。重中之重要综合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推进煤炭、电力、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深入治理移动车船尾气,全面控制城乡扬尘污染,坚持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让空气越来越清新。

守护“一城碧水”。淮南因水而名,更要因水而兴。要注重“人水和谐”,重点围绕水环境存在恶化趋势、生态脆弱的河湖,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一库一策,加快推进过载和污染河湖治理与修复,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让瓦埠湖、焦岗湖、高塘湖焕发新彩,让蓝天之下流淌股股清流。

佑护“一方净土”。淮南大地青山秀美,草木含情。要强化固体废物污染治理,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构建新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及资源综合利用关联企业集群。同时要坚持源头防控防治,加强土壤环境监管,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让绿色大地孕育新希望。

深耕细作,驰而不息,努力让绿色成为淮南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自觉的行动,向环境污染宣战,打造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淮南。

●化解存量,以项目化思维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世界银行点赞淮南鸳鸯湖!

深秋已至,鸳鸯于飞的美景再次出现在淮南大通湿地鸳鸯湖,200余只鸳鸯飞抵于此,连续第5年成群在此越冬,这在华东地区实属罕见。事实上,这里曾经是满目疮痍的采煤沉陷区,为推进城市“伤疤”修复,我市启动世界银行贷款淮南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让昔日采煤沉陷区呈现出水草丰美、湖水清澈、绿意盎然的湿地景观。

世界银行项目检查团在对该项目检查总结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项目生态环境修复成效明显,是世界银行与安徽合作的一张靓丽名片。此前,该项目已成功入选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40周年纪念典型案例。

九龙岗——大通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占地面积9.3平方公里,总投资8.15亿元,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资金6300万美元,是中国唯一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的采煤塌陷区治理项目。自2015年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为国内的塌陷区修复治理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淮南采煤沉陷区面积大,分布广,对沉陷区进行生态修复于这座资源型城市而言,是必答题而非选择题。近年来,我市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城区主攻“生态修复+文旅产业”为主的治理模式,以九大矿区采煤沉陷区项目和淮南西部采煤沉陷区治理为示范,通过对沉陷区全方位的修复,建设城市绿心公园,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区品质。鸳鸯湖的存在正是这一项目成果的直观体现。

城郊主攻“生态修复+光伏产业”为主的治理模式,以凤台潘集未稳沉沉陷区开展环境修复、岸线治理,同时水面发展漂浮式光伏为示范。按照“谁开采、谁治理”原则,淮河能源集团实施顾桥矿采煤沉陷区岸线治理项目2个。按照“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三峡新能源、阳光电源等大型企业已利用潘集区、凤台县等沉陷区水面约1.7万亩进行光伏建设。

在淮南潘集,一座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建造在采煤沉陷区6000亩的水面上,昔日的沉陷区上层水面用于发电,下层用于水产养殖,不仅极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沉陷区的水体也得到了净化和治理,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一个项目,造福一方。

我们要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作为全市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和发展工程,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主推、平台主动,以项目化思维推进,以重大项目支撑,积极探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淮南模式”。

●寻求变量,以系统化思维走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之路

市委书记任泽锋指出:“要切实抓好低碳发展,深化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就要为产业发展加竞争力,为生态环境减破坏力,“一加一减”之间,凝聚绿色力量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变革,释放蓬勃动能推动产业转型,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证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有了明确的目标,更要有善作善成的执行力和立行立做的行动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我市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着力增强绿色创新动能,高质量打造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

推动淮南全面绿色转型,要结合我市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调整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十四五”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及清洁能源、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同步,要积极改善能源结构,谋划建设新能源基地,推进光伏、风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

绿色转型按下“快进键”。据悉,我市“风、光、储”和“风、光、火、储”等2个电力一体化项目,已通过省级评审并上报。淮河能源、中煤新集实施煤电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加速推进,全力打造“智慧矿山”。

市经信局启动了我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目前,国瑞药业、陕汽重卡、春升新能源3家企业进入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17家企业进入省级绿色工厂名单,19家企业进入市级绿色工厂名单。

精心培育,花开满园。待我市涌现出更多在绿色制造、绿色发展、节能减排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就能带动绿色制造产业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

走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升级之路,让绿色根基在踏石留印的过硬举措中不断夯实,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颜值”与“产值”兼收。榜单不同,底色相同。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将记录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更记录我市向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跃升的轨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源头活水”,青山,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靠山”。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打造一座会呼吸的山水生态之城。

生态修复,不负淮南山水;山水淮南,定将不负你我!(记者 周玲)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