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孔店乡河沿村走访记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乡村处处景色宜人。
日前,记者前往大通区孔店乡河沿村走访,沿着新铺设的沥青路驶入位于该村的高塘人家生态园,生态园里小桥溪水发出旷古清音,巨石参天见鬼斧神工,碧瓦朱檐牵闲情兴致,奇花夺目引眷恋柔情,与景共融,清新优雅的生态环境让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休闲之旅。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高塘人家生态园项目是驻村工作队招商引资引进的项目,吸引了社会投资1.2亿元,项目规划建设400余亩水产养殖区、1100亩生态种植区,将以农民参与和受益为核心,借助乡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业优势,精心打造乡土气息浓郁的田园景观,并因地制宜的设置体验类、观光类、科普类活动,配套住宿、餐饮等服务,年底建成后,不仅可以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将更好的促进河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进一步优化“双基”建设水平,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驻村工作队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近年来河沿村已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个,产业发展项目10个,村里经过摸索已逐渐形成了“财政投入,村级管理,群众租赁”的经营模式,村集体和农户都有了很好的收益。
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天空湛蓝清新,河湖鱼翔浅底”,如今的河沿村焕发着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勃勃生机。谈及身边的变化,村民闫其远满脸幸福:“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外面的人也愿意来俺们村休闲旅游了,俺们能赚到钱了,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村民活动少,他们精心设计把文化广场和文化长廊建在了村民家门口;村民出行难,他们千方百计协调资金亮灯修路架桥;村民灌溉愁,他们想方设法把排水渠修到田间地头。采访中,河沿村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自进驻河沿村开展帮扶以来,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团结带领村支‘两委’,脑中有方寸、脚上粘泥土、手中有实招,抓党建、兴产业、强基础,河沿村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从2016年的0.4万元发展到2021年的92.4万元。河沿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创建村、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卫生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村里现有草莓大棚1000余亩,河沿村草莓标准化种植园区也被评为全省产业扶贫十大特色园区之一。”
市财政局驻河沿村工作队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村里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村民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我们工作队将紧紧围绕草莓这个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探索产、供、销新路子、新途径,同时做好乡村生态旅游、道路拓宽改造、兴修农田水利、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提升等工作,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在服务社会一线中,去接地气、经风雨、见世面,凝聚起与时俱进的发展动力,真抓实干,让河沿这片热土招牌越擦越亮,乡村振兴的画卷越绘越美。”(通讯员 廖天翼 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