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背街小巷微改造 居民欣喜笑开颜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背街小巷微改造 居民欣喜笑开颜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0/27 9:24:3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隔仅仅几百米,新建的小区路平、水畅、灯亮、景绿,而老旧小区则成为了城市的伤疤,能拥有一条每天进进出出敞亮、平整的小巷是老城区很多小街小巷居民的愿望。在开展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潘集区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对老旧小区小巷进行“微改造”,着力解决居民进出难题,尽心营造宜居环境,使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真正惠及民生,全力提升老旧小区居民幸福生活指数。

改造改的是环境的提升

“晴天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白天阴暗,夜晚漆黑,几十年来进进出出都是折磨。现在进进出出看到的是平整的路面,漂亮的文化墙,不但走路舒服多了,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心情也高兴啊!”家住田集街道芦范社区的杨师傅,拉着放学归来的孙子高兴地说,平坦、整洁的小巷让他倍感舒适和愉悦。

潘集区是一座建立在煤炭上的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城区小街小巷基础设施不完备,脏、乱、差问题严重,既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不便,又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改善城市环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起,把小街小巷综合改造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推动和实施,在一点一滴的“微改造”中实现背街小巷蝶变,彻底解决群众出行困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修路修的是居民的素养

看到自家门前平整的沥青路面,小巷里乱堆乱放被清理干净,路灯也亮起来,居民陈大妈再也不为出门烦恼了。“门口这条巷子的脏乱过去是出了名的,住了20年心烦了20年,下雨天,积水能漫到家门口,天晴了,坑坑洼洼的积水能让你鞋子、裤子溅得脏兮兮。以前这条巷子路也断断续续修过,总不见大效果,但这次小巷整治,我们真的得了大实惠,不但灯亮了,路平了,就连排水问题都解决了,孩子想让我搬走我也不想搬了”。陈大妈说,巷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和老邻居们也变得讲卫生了。“过去垃圾在小巷里乱倒,现在人们都自觉地把垃圾倒在垃圾堆放点,等着环卫工人来集中清理走,自己门前还自觉地扫一扫,看到零星垃圾也都会主动捡起放垃圾箱。”

在潘集区,不少破损、老旧小巷,都通过“微改造”变得通畅、敞亮、富有文化气息。白云巷,经过路面拓宽、线缆整治、绿化美化,群众出行幸福感极大提高;民政巷、蓝天巷集中整治后,路面宽阔,拥军爱民立面彩绘彰显了一幅徽派写意,育人之际也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提升提的是城市的文明

走进芦范社区黄金海岸一巷治理现场,施工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乱搭乱建拆除已完成,路面正待铺设沥青,立面粉刷、喷绘交错进行,废旧缆线同时清除,排水系统正在修建……

为了扮靓背街小巷,提升城市文明,潘集区从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路不平、水不通、灯不明”等问题,启动了黄山北路、黄河路等周边12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让创建“街区为民、背街便民、服务安民”,切实解决群众现实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达到提升城市文明的创建目标。

为了把这项民生改造工程办好、办实,区创城工作指挥部组织工作人员,在每个小街小巷进场施工前对建设内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彻底的梳理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主动上门入户,对居民宣传小街小巷改造的意义,积极引导市民理解、关心、配合、支持小街小巷改造,为工程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为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街道、住建、供电等部门在小街小巷改造过程中广集民意,并一一实地勘察,按照轻重缓急、循序推进、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民情民意的前提下,最终确定小街小巷需要改造的数量,以及维修改造具体方案,包括路面修整、排水改造、绿化补植、新建路灯、立面美化等。改造完成后,实现“路面平、排水畅、路灯亮、设施齐、环境好”的目标。

目前,潘集区12条背街小巷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其中,白云社区巷、民政巷、秦庄巷已完成提升改造,其余背街小巷正按创建标准进行改造。(记者 贾静 通讯员 苏正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