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我为群众办实事 > 全线加压提速 把“实事”办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全线加压提速 把“实事”办实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8/20 6:46:1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企业群众关心事、重大事、企盼事,坚持向内深挖潜,全线加压提速,将“实事”办实,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关心事,审批提效

2021年8月初,距离省政府正式将分批次农用地转用、分批次土地征收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实施规划审批事项委托我市审批一个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郑罡和同事一起,将承接审批权下放后第一批建设用地报件正式录入“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通过优化审查、审批流程,建设用地的审批周期将从原先的1年左右缩短至6个月以内,这对一些急需落地的项目和企业来说,就是直接的经济效益。”郑罡介绍。

为确保省政府审批权下放工作“接得住、管得好、服务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该项工作纳入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抽调业务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迅速拟定方案。全系统上下牢固树立“依法申报、审查用地是提高用地审批效率最好的途径”意识,把“要求更严格、监管更有利、效能显著提高”的承接审批权要求落在实处。截至目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项承接工作处于全省前列。

聚焦重大事,项目为上

7月31日,加快打造创新平台暨2021年安徽省第七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召开,据统计,当天在淮南分会场参加集中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共22个,总投资65.86亿元。“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空间规划走。”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要素保障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规、批、补、供、用”全线提档加速。

规划对接更快更精准。该局在2020年形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成果基础上,加快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进度,加强与市级“十四五”规划对接,同时围绕承接长三角产业项目落地和融入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加大与合肥、蚌埠规划对接力度,在双评价等专项研究中邀请省级规划部门指导交流。截至目前,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已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生态保护红线工作经过9轮省级审查修改,并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同步完成,城镇开发边界初步方案上报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土地集约节约更突出。2021年上半年,全市出让各类建设用地110宗、面积3670.57亩。处置闲置土地33宗,2707.8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883.8亩。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53个,市辖区32个,总面积2.86万亩,其中拟征收1.32万亩;县级21个,总面积3.3万亩,其中拟征收1.06万亩。

聚焦企盼事,精准发力

立秋后,市民丁女士习惯早晚或者周末,带着一家老小沿舜耕山南坡而上,到市内网红打卡点“仙女湖”绕上一圈。老人依山绕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孩子在湖边嬉戏玩耍,各得其乐。“这个季节,仙女湖一湖清水就像一面镜子平放在舜耕山上,让人心旷神怡。这里已经成为本地人闲暇时的首选之地了!”说起家门口山和湖,丁女士滔滔不绝。

市民口中的这一“好去处”得益于我市舜耕山南坡矿山环境治理工程。作为老工矿城市,露天矿山开采曾给自然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实施矿山生态修复,让山更青,让环境更优,对全市群众而言就是最期盼的实事。”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按照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用好政策、讲究效率的四原则,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根据省市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对接数据,2018年至2020年,3年来该局共开展矿山环境保护治理项目94个,2021年正在组织实施开展矿山环境保护治理项目4个。同时,根据《安徽省在建与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管理暂行办法》和《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将基金专项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的要求,该局积极与有关企业进行对接,结合县、区意见制定《淮南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实施细则》,此项工作将为我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陈 元)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