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傍晚,只要有闲暇时间,家住大通街道居仁村小区的居民卢大爷都会到附近的音乐公园街头游园散步、健身。“从家步行过来只需五六分钟,这个街头游园不仅环境好,而且锻炼设施好,感谢区委、区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好事!”卢大爷说。
大通区属于老城区,居民休闲健身场所相对缺乏。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大通区委、区政府联合淮南市市政园林建设处,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在中心城区建设了音乐公园、环铁路游园、瀚城街边带状游园、田大路带状绿地4个街头游园,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日常休闲健身需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仅仅是为了荣誉,更为了提升群众获得感。”大通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区文明创建突出民生思维,从群众最关心的实事入手,紧盯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改造等民生薄弱环节,持续优化群众生活环境。
南城菜市场是大通中心城区主要菜市场。以前,这里的活禽经营区域环境脏乱差,变成了周边居民的闹心事。今年以来,该区完成了菜市场活禽经营区域的改造任务,同时加强市场环境整治、秩序管理。“每天早上,都有工作人员引导居民有序停放车辆,市场也定期清洗,保持整洁卫生。”附近居民说。
集贸市场是群众日常购物的重要场所。该区持续推动南城菜市场、金丰易居菜市场、九龙岗菜市场、上窑古镇菜市场、洛涧市场改造升级,全面完成活禽售卖区域改造,加强菜市场环境卫生、出店出摊占道经营及周边环境整治,营造诚信经营、便民惠民的市场环境。
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都是群众关注的民生焦点。今年以来,大通区先后开工续建西园路等27条主次干道,中兴路即将建成通车。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址搬迁,安颐养老中心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淮师附小大通校区正式开工,世和双语高级中学已建成。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大通区医联体“远程影像诊断系统”上线,辖区内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乡镇卫生院联网,方便患者就近进行DR胸片检查,让患者“拍片在社区、诊断在大医院”,按照一级医院的收费标准、享受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是城市建设的堵点。今年以来,该区将全面完成40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做到路面平整、路灯亮灯。同时,实施洛河小区、粮站家属房、铁路家属区3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洞山东路综合地块改造项目一期、二期,确保陈巷棚户区安置房、林巷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竣工交付。此外,通过引进物业管理公司或成立公益性小区物业管理机构,提升无物业小区管理水平。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该区注重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构建包括便民市场、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在内的较为完善的15分钟生活圈。深化“消防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提升住宅小区、城中村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安装覆盖率,在居民小区科学划定消防通道红线,确保每个单元配备2个灭火器。坚持抓整治,继续整治居民小区乱搭乱建、毁绿种菜等侵害公共利益行为,推进小区停车位施划,破解小区停车难题,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