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报道 > 志愿服务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志愿服务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8/10 10:37:2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淮南的大街小巷,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热心公益事业,给市民送去温暖,为文明创建贡献力量。

他们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成自己的座右铭,身体力行,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把志愿服务引向深入。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和《安徽省志愿服务条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有机融合,推动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全市志愿服务呈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态势,用志愿服务火种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健全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我市着眼全局,建立完善由市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组织协调、民政部门负责行政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淮南市志愿者协会,筹备成立市志愿者联合会,推动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宽领域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坚持高效规范,抓好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我市相继出台《关于认真落实志愿者注册、志愿服务记录相关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引导和规范志愿服务行为。加强志愿服务活动典型引领,每季度开展一次“优秀志愿服务典型”评选活动,每月上报“江淮十佳志愿服务典型”,掀起比学赶超热潮。抓好志愿服务信息录入,将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工作列入对市级文明单位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统一使用民政部全国志愿服务注册系统,推进全市志愿服务工作信息化进程。截至2021年7月底,系统注册志愿者57545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49%,注册团体总数2642个,登记项目总数6555个,项目总时长3954632小时。

项目引领,拓宽志愿服务范围

我市加强志愿服务项目设计,提高志愿服务质效。健全完善志愿服务档案和制度,建立全市各级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档案,成立淮南市志愿服务典型评委会专家库。围绕重点节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元旦、春节期间,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新春“三下乡”慰问活动,书法家现场写春联、送春联;结合扶贫帮困,开展到困难群众家中送温暖活动;结合清明节、儿童节、世界环境日等重大节日开展文明祭扫、关爱留守儿童、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采取党政机关“带头”、文明单位“示范”、街道社区“生根”等形式,推动市民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全面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发挥在职党员志愿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市所有在职党员分别到居住地社区登记报到,主动认领服务项目;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活动载体和制度化运行模式,全市社区累计组建近千支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队,成员主要有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和社区注册志愿者,成为最基层服务群众、奉献爱心的重要力量和坚实基础。

培育典型,提升志愿服务内涵

我市常态化开展优秀志愿服务典型推报、评选和宣传活动,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全省、全市有广泛影响的志愿服务组织和星级志愿者。

寿县小甸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凤台县杨村镇店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点,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淮南市洪贵税官志愿服务队入选2017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安徽华联商厦有限责任公司被命名第四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寿县堰口镇“小红帽”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入选2018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被命名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同时,一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个人、项目获评安徽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先后获评安徽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6个、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6个。评选淮南市优秀志愿者67人、淮南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69个、淮南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56个、淮南市优秀志愿服务社区82个。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点亮城市文明之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提升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加快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强化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志愿服务、网络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开展社区小区、生态环保、文明上网、扶贫济困、文明行为志愿服务,让文明之花开遍淮南的每个角落。(记者 朱庆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