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城东南乡是半沦陷区。解放前,这里流传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的故事。此人叫懂大义,外号光头,出身贫寒,5岁丧父,跟着母亲讨饭度日,10来岁就替人家打草放牛,十五六岁,便帮地主打长工。旧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那年头,穷人更是贫病交加,缺吃少穿,生疮害病,多灾多难;大义也不能幸免,头上长脓包疮,得不到医治,最后落个光头,遗憾终身。
大义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经常为鳏寡孤独老人挑水劈柴,深得人喜欢。人穷室空。大义三十六七岁还是一个光棍汉。一九三二年冬天,有个十八九岁的女子,三天两头来村里要饭,身体瘦弱,脏兮兮的,甚是可怜。问其姓氏来历,自言姓赵,沈阳人,“九一八”事变,父母都被日本兵杀害了,只身逃难出来,到处流浪。村上有个好心的胡大妈,十分怜悯这个不幸的姑娘,酌量酌量,就有心把她说给了大义。
夫妻俩在村边一间低矮的小草房住下,大义仍旧去帮工,赵氏在家拾荒熬日子。一天,妻子向丈夫说:“那大塘旁边有块丢荒地,俺不能挖挖种点菜什么的吗?”大义一听很中意,于是借来铁锹锄头,翻地除草耘土,撒下菜籽,浇上水,不几日,生出绿油油的菜苗。蔬菜长成,除自家吃,还送些给邻居,多的弄到集市上卖点油盐钱。几年后,穷日子略有好转。天有不测之风雨,人有难料之祸福。一天夜里,两个持枪拿刀的蒙面人,撞进门来抢劫。说时迟那时快,大义操起铁锹驱打,歹徒开枪恐吓,大义锹起锹落砍伤一个。枪声惊动四邻,村民纷纷出来,大喊捉贼。盗贼见势不妙,夺门而逃,大义夫妇有惊无险,家里也无损失。次日,消息传开,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多,愈传愈神,竟说大义刀枪不入,赤手空拳打跑了强盗。一时儿,名声大噪,风行乡里,甚至有人慕名前往拜师,跟大义习武健身,以防盗保家。
大义目不识丁,可爱憎分明,是非清楚。民国二十九年闹春荒,饿死人。共产党人李刚发动贫苦农民起事,打进为日本人服务的“维持会”会长孙姓大地主庄园,开仓放粮。地主派人找大义带人去帮助镇压,大义漫不经心地说:“那些人都是贫苦人,没饭吃,被逼上梁山的。俗话说,穷帮穷,富帮富,俺也是穷人,怎么能去打他们呢!”断然拒绝了。之后,起事者闻知此事,称赞大义讲大义,是好样的。
一九四一年秋收后,盘踞在县城的日军到农村搜抢粮食。一个日本兵抓住大义,逼他领路找粮。大义岂肯,于是心生一计,将其领到一口旱井边,揭开井盖,指着井说:“那里面藏有很多粮食。”日兵大喜,探头向里望,大义趁其不备,猛力把他推下几丈深的井底,立即把井口盖实,又搬来几块大石头压在上面。大义回到家里对妻子说:“我今天弄死了一个日本兵,不能在家蹲了,我去当‘八路’,打日本鬼子,你在家照顾好孩子,看管好菜地,等俺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才回来。”妻子称赞他干得好,鼓励他说:“去吧,多杀日本强盗替爹娘报仇!”大义化名参加了新四军游击队;因思想觉悟高,打仗勇敢,冲锋在前,多次立功受奖,不到一年就入了党,当了排长。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农村,万众欢腾,敲锣打鼓放鞭炮,热烈庆祝。赵氏喜出望外,对儿子说:“你爸快回来了!”可是一天十天过去,不见丈夫回来,一月两月过去了,还不见孩子爸;半年一年过去了,杳无音信。四六年底,一个意外的迟到消息传来:大义一次乔装小贩深入日占区侦察敌情,邂逅当汉奸的同乡张歪嘴,被认出来报告日军;大义和日军格斗,不幸壮烈牺牲殉国了……
不见大义归来,妻儿日夜哀思他,乡亲们常常念叨他,七里八乡传诵着他的故事,言者感慨,听着赞叹。好男儿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胡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