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把握“九个必须” 开创美好未来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把握“九个必须” 开创美好未来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7/23 10:48: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要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

“九个必须”是百年辉煌的制胜法宝。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的多次侵略战争,强迫中国割地、赔款,贪婪地攫取种种特权,给中华民族留下难以抹去的痛苦记忆。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展现在中华民族面前的是一片濒临毁灭的悲惨暗淡的前景。从这个时候开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但是由于没有找到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和可依靠的社会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无数志士仁人为此抱终天之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华民族迎来了崭新的未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了根本依靠。100年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披荆斩棘、不懈奋力,百折不挠、奋勇向前,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这些都离不开“九个必须”的引领、支撑。

“九个必须”是新征程上的根本遵循。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在新征程上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我们更加坚定、更加自觉!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答好新时代的考卷,我们更加清醒,更有信心!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永远信党爱党为党,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要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要继续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不断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前进道路上,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我们就一定能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本网评论员)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