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物质匮乏,过年意味着可以“打牙祭”。日盼夜盼,除夕姗姗来迟,爸妈张罗了半天的年夜饭也要揭开神秘面纱了。可当饭菜上桌,我和姐姐却有点失望——和平常一样,依然是自家种植的蔬菜“唱主角”,只不过是种类多了一些罢了,满心期盼的荤菜那么的不起眼,怎么看都是“跑龙套”的。爸爸看出了我们的小心思,故作玄虚道:“孩子们,咱这顿年夜饭可是大有来头的哦。”我们听了,不解地望着爸爸。
爸爸洋洋得意地说:“知道这道菜叫什么吗?”随着爸爸的手指方向,我瞄了一眼,没好气地说:“炒辣椒!”“错!”爸爸反驳道,“这叫‘绝代双骄’。”我不依不饶地说:“就辣椒一个菜,哪来的‘双’啊?”爸爸解释道:“红辣椒,青辣椒。不是‘绝代双椒’是什么?”
“原来是这个‘椒’啊。”我们恍然大悟,被逗得哈哈大笑。爸爸却一本正经地说:“希望你们姐弟俩好好念书,成为‘绝代双骄’!”我突然很感动,家里收入微薄,爸妈却倾尽所能地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又怎能嫌弃这桌年夜饭呢?
爸爸又指着一碟萝卜说:“这叫‘雪山飞狐’。”我一看,“雪山”指白萝卜,“飞狐”的“狐”应该是“胡”,指的是胡萝卜。“金庸小说看多了吧?”妈妈戏谑道,“我来说一个,桌上有道菜叫‘日落西山红霞飞’……”话音未落,姐姐就抢白:“是白糖西红柿!”突然,她又神秘兮兮地说:“今晚吃的可不是白米饭哦?”“是什么?”我来了兴趣。姐姐笑着回答:“是‘窗含西岭千秋雪’。”
那一瞬间,姐姐的灵感仿佛也传递过来了,我灵光一闪:“那么,韭菜汤就是‘门泊东吴万里船’!”爸妈笑得合不拢嘴:“哈哈,有创意。还真有点‘绝代双骄’的意思哦。”
就这样,年夜饭变得兴趣盎然起来,我们又相继给金针菇炒玉米取名“金玉满堂”,甜菜炸芋头取名“甜言蜜语”。
最后,妈妈端上来一盘竹笋炒鸡肉,爸爸说:“有竹又有肉,你们想到什么?”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地说:“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妈妈说:“对,这是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中的名句。”爸爸接过话题:“那么,这道菜就叫‘不瘦不俗’。‘不瘦’——希望我们身体健康,物质生活丰富;‘不俗’——但愿我们精神世界同样精彩纷呈!”话音刚落,一家四口不约而同地击掌相庆,欢声笑语回荡在简陋的家里……
岁月流淌,我们家的生活一天天红火起来。如今,平时一顿家常便饭也常常要比当年的年夜饭丰盛,但每到过年时,我总会忆起当年那顿诗意十足的年夜饭,正是在它的激励下,我们以苦为乐,砥砺前行,最终迎来了美好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