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文学淮军”征文(第五季) > 冬闲二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冬闲二题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2/7 10:22: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洗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冬季,能够在乡村集市热气腾腾的澡堂里痛痛快快地洗上一次热水澡,简直是一种奢望。

我的家乡保义集位于寿(县)——六(安)公路中段,因海拔较高,有“晒网滩”之称,常年干旱少雨,生活用水十分困难。那时,只有一家位于集南头的浴池,好像叫做立新茶水社兼浴池,坐落在神树沟西南侧一处高坎上。烧锅炉的是个子瘦高瘦高的秦老伯。

到了冬季,是秦老伯最忙碌的时刻。他每天都要用水车从神树沟里拉水,放到茶水社的大缸里,把燃煤锅炉烧得旺旺的,供人们洗澡用。

茶水社旁边的神树沟有4-5米深,沟西南边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皂角树,到了夏季,树叶亭亭如盖,人们都爱到树下纳凉、聊天。传说,这是一棵神树,有的人家遇到天灾人祸或不顺心的事,都要到树下去烧香祈祷,寻求心灵的平静。久而久之,树下被熏黑了一大块,皂角树所在的这条沟被传成神树沟,说神树沟的水能够祛病保健康保平安。以至于集上和附近乡下的人,在冬季来临时,都要抽出时间去澡堂泡一澡,以求干干净净迎新年。所以,在冬季,神树沟附近的南头大行(卖牲口的地方)、供销社、书店、邮局附近,都是候着洗澡的人。

在冬季,这个属于男人的澡堂也有几天例外,那就是老少爷们要暂停几天洗澡,留两三天时间给集上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奶奶、小女孩们洗澡,让她们在寒冬腊月洗去一年的辛劳和疲惫。

这时候,秦老伯会亲自操刀,拟出一份通知:乡亲们,大家好!妇女能顶半边天。为了让广大妇女同志也能干干净净迎新年,本浴池即日起暂停对男同志营业,对女同志开放三天。一时间,大姑娘小媳妇们像过节一样,纷纷拿着澡盆、毛巾、肥皂涌向澡堂……

等集上的男男女女都洗完澡,离农历腊月新年也就近了。走在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上,平常灰头土脸的乡亲们似乎都精神了许多。特别是秦老伯家的女儿桔子,扎着两条羊角辫,像浴后的仙女,脸蛋红扑扑的,定格成我童年记忆中最美的画面。

时光荏苒。洗澡如今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了。现在人们可以在家用电热水器、太阳能美美地洗个热水澡,也可以到浴池去蒸个桑拿浴。但童年时洗澡的那一幕,承载了太多生活的不易,值得回味值得铭记。

铲雪

淮河以南的寿县是个四季分明的地方,如果遇到特殊年份,冬天会特别得冷,雪下得猛下得厚,会阻断交通、压伤庄稼、压坏人家的屋脊,让困难的人家更添一份“天寒白屋贫”的寒凉。

在我的家乡保义集,1975年冬天就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大雪足足下了两天两夜,把整个寿(县)六(安)路都封起来了,“老鸭棚”(长筒客车)和“大头蚂蚁”(货车)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趴在雪地上寸步难行。

一天下午,从街道南头传来一阵铁皮喇叭扩出的声音:下午都到公路上铲雪,一家出一人,不得偷懒,不得磨洋工。通知铲雪的是街道书记,姓王,是个外乡人,做事雷厉风行,大家都很服气他。

母亲病了,在家躺着,听到通知,就喊道:“三子,拿把锹到公路上铲雪去”。听了母亲的话,我就换上胶鞋拿起铁锹往公路上赶。1975年,我已经9岁,能够帮助家里干点简单的活。

一般情况下,冬季的雪是不用铲的。天一放晴,人走脚踏,太阳一照,雪就会融化成汩汩溪流,流向低洼处,流向原野,滋润田里的庄稼。

下了很长时间的雪,被人们来来回回地踩,路面很滑。我一步一滑赶到地点,公路上已经站满了人,有花甲老人,也有青壮年,还有戴头巾的大嫂,大家挥动着铁锹,把积雪往公路两边的沟里铲。有的积雪结成了冰块,锹铲上去只留下几道白印。

铲了大概有两个小时,公路上变得热气腾腾,我头上的热气也冒了出来,身上也变得暖和许多。往公路上一看,中间硬是被铲出一条没有一点积雪的平坦大道,大家才意犹未尽地踏上归途。

记忆中也有很多场这样的雪、这样的雪天,但仅凭有人喊几嗓子众人便一起清扫积雪,清除路障,这种大家共扫门前雪的意识,就显得十分珍贵了。(赵鸿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